![]() 日期: 2016年10月5日 地點: 百老匯The ONE 3院 如果要數在六十年代震撼樂壇的樂隊組合, 相信唔需要多想, 大家都會想起The Beatles, 這隊由四位英國男子 - John Lennon, Paul McCartney, George Harrison與Ringo Starr, 拿起三支結他與一套鼓, 於1960年在英國利物浦組合而成的披頭四樂隊, 出道後便成為全球萬千寵愛的組合, 成為一時佳話. 是夜觀看的這部由<有你終生美麗>導演Ron Howard執導的紀錄片作品, 就讓今天的觀眾們, 倒帶回到The Beatles的成名年代. <走過披頭歲月>從片中The Beatles巡迴演出的片段, 以及不同人物的訪問, 深入認識他們的一段光輝歲月, 至今仍為樂迷津津樂道. <走>片由The Beatles鋒芒初露的一刻開始, 從1962年開始, 影片捕捉著他們四子一起在舞台上的風采, 台下歌迷的瘋狂與熱愛. 片中導演訪問不少曾經跟The Beatles合作過的人物, 從他們的對談中, 能夠得知對於The Beatles在於工作內外的不同片段 - 直到1966年他們決定不再巡迴公開演出. 除此以外, Ron Haward找來Paul McCartney與Ringo Starr, 訪問他們當年跟隊員之間的關係 - 已經離開人世的John Lennon與George Harrison, 就只能夠從舊日的訪問片段中, 懷勉舊日的回憶...... Ron Howard於七十年代已經開始執導其電影長篇作品, 1977年自編自導自演首作, 接著於八九十年代執導不少電影作品, 當中為人熟悉的, 包括<阿波羅13號>, <贖金風暴>, <達文西密碼>, <一級雙雄>, 以及於奧斯卡金像獎奪得最佳導演的<有>片, 以及提名作品<驚世真言>. 近年, Ron Howard除了執導劇情長片以外, 亦嘗試執導紀錄片作品, 2013年首次執導以費城音樂節為題材的紀錄片 相隔數十載, The Beatles的魅力仍然沒法檔, 片中捕捉著很多關於The Beatles在那成名的十年間, 在不同的舞台上表現, 以及他們的生活片段, 從而再次認識The Beatles這支樂隊 - 對於活在今天的年輕觀眾樂迷, 這些片段大概都會比較陌生, 或許也會有點好奇, 為何當年有這麼多的歌迷們為他們而瘋狂起來呢? 從影片的片段中, 看到很多歌迷都是蜂擁而上, 一直跟隨著他們的偶像而歡呼吶喊, 這實在是難以想像的. 片中被受訪問的人物, 當中包括荷里活影星Whoopi Goldberg與Sigourney Weaver, 她們分別說出當年對The Beatles的熱情, 前者更說出了The Beatles是沒有把黑白種族分開, 一視同仁, 片中有不少的片段是捕捉著The Beatles到世界各地不同地區巡迴演出的片段, 當中包括亞洲首站的香港 (未知當中有否你和妳的參與嗎?), 在不同的地區表演, 都能夠體會到歌迷的熱情與興奮程度, 實在難以用文字簡單詮釋. 但是, 片段中看到他們四子在日本武道館表演的時候, 席上觀眾的情緒來得含蓄安靜, 跟其他地區的歌迷們狂熱有著天淵之別, 相映成趣. 當年The Beatles是首位歌手樂隊在日本武道館按演, 但卻惹來日本人的抗議, 說是褻瀆了武術之地 - 但偏偏武道館卻是今天日本演唱會重要場地之一, 真是有點矛盾. 作為一位未算是十分認識The Beatles的觀眾, 觀看<走>片時都會十分投入, 看著他們的表演, 彈起結他打起鼓, 澎湃的節奏把觀眾帶進其中, 有一種置身現場觀看演唱會的感覺. 片中不只是捕捉著他們在樂壇上的風采, 還有講述他們在電影中的演出 - 他們首部四人合演的電影作品<一夜狂歡> (A Hard Day's Night) 開始, 他們在音樂與電影的一同發展, 讓觀眾們更清晰地認識The Beatles的不同風姿. 「Beatlemania」 - 拔頭四熱, 即是指在六十年代時, The Beatles捲席全球的一股熱潮, Ron Howard把The Beatles這段光輝歲月的四年呈現在觀眾眼前, 讓很多觀眾們活眸The Beatles的風采. The Beatles遇過高低起迭, 他們有大紅大紫過, 亦有被排斥過, 更被當街燒唱片宣泄示威, 但是他們一直堅持著對於音樂的信念, 採取包容的態度對待樂迷. 這是他們一直被受愛戴的原因. 影片以1969年The Beatles在他們的唱片公司的天台作最後一次公開表演, 唱著歌曲「Don’t Let Me Down」作結, 看著他們成熟不少, 不再少年時, 唱起歌來也會帶點滄桑, 作為觀眾看到這一刻, 少不免也帶點唏噓.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