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期: 2015年8月21日 |
數年前在戲院第一次觀看園子溫的作品, 就是四小時片長的<愛之剝脫>, 當年還在懷疑電影是否過長呢? 誰知影片的一口氣四小時篇幅, 不只是沒有覺得冗長, 還有的是覺得整部作品節奏緊湊明快, 配樂與剪接均能推動著電影的故事發展, 這時對他的電影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自此就先把他過往的作品重溫 - <自殺俱樂部>, <紀子之食桌>與其再早期的作品如<吉屋>與<我是桂子, 但...>等等. 自從<戀之罪>後, 他便大篇幅地改變他的電影格調, 嘗試改篇漫畫作品的<庸才>, 懷念311地震後福島事故後的<希望之國>, 自此似乎他跟「離經叛道」已畫上句號, 但去年又再以<東京部族>再次以暴力形象出現, 但明顯這已不再是昔日園子溫式的暴力美學. 2015年園子溫多產得很, 一年總共有四部劇情片放映, <愛>片就是其中一部. <愛>片的前半段以一貫園子溫式的瘋狂, 篇幅主要是描寫著男主角良一的性格, 別同事之間的隔膜, 但偏偏愛上了同時在公司被受忽視的裕子擦出愛火, 但不善於溝通的良一沒有表白, 反而跟一隻小龜說話. 而後段的段落在格調上卻有頗大的變化, 既有天馬行空的科幻 (小龜突然變大, 充滿神奇魔法) , 還有道出人性轉變 (良一成名後的改變), 還有良一與小龜之間的友情, 感覺上有點開始亂七八糟的樣子, 焦點不一而令整部作品有點累贅. 雖然有著這樣的感覺, 但是電影又不乏園子溫的影子, 當中剪接和配樂仍很有他舊日電影的風格, 將這格調放在他昔日的電影中, 才會能夠表現出整體的氣氛, 可是將這些元素放到他今天的電影中, 卻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難以投入電影的氛圍中. 據知此片的劇本是園子溫早於二十五年前早已寫好, 整個故事的結構尚算工整, 清晰的交代著男主角的心境與其轉變過程, 可是在表達上未如理想. 今次園子溫在選角上, 驚喜卻是欠奉, 兩位主要角色良一與裕子分別由近日在<進擊的巨人>中被嚇得一額汗的長谷川博己, 以及<字裡人間>的麻生久美子. 前者因為在<進>片的演出後, 確是對他的演出有點卻步, 今次在<愛>片的演出切合角色的設計, 未算討好但角色較適合他的演出. 而今次麻生久美子在演出上未感有很多的發揮, 亦跟過往的演出較為平淡, 未算有突出的表現. 整體來說, 今次園子溫的這個新的嘗試, 未算有很突出的表現, 電影映射著今天日本社會的現實和批判, 然而卻失去了昔日園子溫個人的風格, 觀影期間未能易於投入. 對於一直留於園子溫舊日作品風格的影迷來說, 難免有點失望, 不過今次園子溫首次以怪獸題材與特攝技術拍攝, 這跟昔日日本特技電影的風格十分相似, 看起來似乎是園子溫藉此想跟舊日特技電影借鏡. <愛>片帶來了一個殘酷的訊息 - 現實的努力生活是永無上境的, 童話也只是一場夢, 人總是懷著不同的夢想, 但是平日過著簡單的生活, 不就是最幸福嗎? 這也似是園子溫過程電影中的殘酷寫照吧.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