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期: 2015年4月30日 |
高達的電影充滿著很豐富的想像, 以及創作出層出不窮的題材, 敘事手法獨特, 把一部電影細緻地刻劃而成. 當然, 看高達的電影也會分外的聚精會神, 他的電影的確未算容易入口, 還記得很多年前於銀幕上看高達首部長片作品<斷了氣>時, 縱使這是一部眾所周知的經典愛情電影, 但觀看時也總是提不起勁 (當然, 現在看也有另一種的感受, 亦卻漸漸的受落), 後來的<狂人彼埃洛>的類型卻又十分受落, 尤其喜歡, 那時就逐漸再看高達的作品, 雖然不多, 但看他的電影, 總會有一點的深刻印象. 去年年底已年屆八十四歲的高達仍是精力充沛, 亦有很多不同的新嘗試, 今次就嘗試拍攝全3D效果的電影作品, 縱使他拍的是3D作品, 但是其作品卻有別於一貫荷里活的所謂3D製作, 不是只刻意將影像立體化, 而是利用3D的特質, 配以其個人的影像風格, 兩者的配搭卻成為了<告>片的優越性. 高達拍攝此片之時, 不只是使用3D攝影機拍攝, 還利用智能電話, 以及相機等來拍攝影片, 所以從影像上看, 有些畫面會是帶點粗糙, 但是配上了3D效果來, 反而來得更突出了影像的質感. 高達除了在畫面上作出很多不同的嘗試以外, 拍攝方面亦是, 其中有數場的場面, 高達利用畫面的不同層面, 配上3D的效果, 令畫面帶出很強烈的層次感, 而這樣的畫面在2D的畫面未能表現得盡善盡美, 要在3D的處理之下, 才會達到效果. 在影片的描述, 跟其早期的作品風格很相似, 以抽象的影像配上音樂, 帶出故事的發展. 高達對於電影的言語, 有著他一份獨特的見解, 他能夠在多年來的拍攝電影的經驗, 以其獨特的手法, 刻劃著不同的敘事方式, 令觀眾觀看之時, 也會有著不同的觀影空間. 因為近年電影拍攝數碼化, 高達也得要嘗試數碼的拍攝, 更要嘗試拍攝3D, 而他卻沒有一般導演般, 只為市場的需要而拍3D, 反而是以善用3D的特色, 以不同色調的襯托, 把影像化成為一幀幀很有層次感的相片. 高達藉著<告>片, 把觀眾帶回3D電影製作的初衷, 是為了把電影的真實影像, 從銀幕上呈現到觀眾的眼前. 電影充滿著不少的實驗成份, 而這是在不少的3D電影中, 都不能看到的特別處理, 影像上的字體層次鮮明, 影像色彩斑斕, 帶出不同的影像效果, 重拾電影的真實感, 而高達卻是要在其影像中, 嘗試要在觀眾面前再次定義何謂電影 - 電影的真諦究竟是什麼呢? 看此片似乎會有一點的解說.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