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1年12月10日
地點: 香港藝術中心agnes b. CINEMA 猶記得對上一次於銀幕上觀看David Lynch的電影, 該是2001年的 (Mulholland Dr.), 那時仍在澳洲悉尼的DENDY Opera Quay CINEMA觀看的, 及後似乎已經沒有David Lynch的電影於香港上映 - 應該這樣說, 香港一直很少有他的作品作正式發行公映, 最新近的一部, 大慨就是1999年, 有別他個人風格的. 是夜觀看的這部David Lynch舊作曾經也有於香港作正式發行及公映, 然而當年唯未夠十八歲, 仍未可以於戲院觀看此片, 要到今天才有機會可以於銀幕看到此片. 此片的海報帶來很迷幻與邪氣的感覺, 而影片也有著同樣的味道, 充滿著好奇的觀感. 這部充滿David Lynch影子的作品, 牽繫著他的神秘感覺, 其實也同時帶著那看不見的恐懼感, 實是撲朔迷離.
故事講及於夜總會當色士風樂手的Fred, 於這天的早上突然從屋外的對講機聽到某人的離世, 令Fred感到十分迷茫, 究竟是那一回事; 一天早上, Fred的妻子Renee於屋外發現了一餅錄影帶, 他們二人看到後, 感到一頭霧水, 唯一可以肯定的, 就是他們被跟蹤; Fred承受不住那被跟蹤的感受, 最後更令精神緊張, 更做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事, 最後更被判入獄. 年輕男子Pete從離開監獄, 重回自由的他慢慢適應了今天的生活, 一天, 他遇上了黑幫大佬Mr. Eddy, 而在他身旁的女人Alice深深被Pete吸引著, 但這卻令Pete陷入了Mr. Eddy的佈局當中.
雖然不是看過很多David Lynch的電影, 不過每看他的作品, 總是會有著"別不同"的感覺, 他的作品總是偏離傳統的故事演譯, 他的電影充滿濃厚黑色的感覺, 帶出很強烈的官能觀感. 整體有很多的假設性 - 錄影帶, 跟蹤, 電話, 黑無人影的走廊, 風馳飛車等等, 每每帶來的只是讓觀眾來自我思考, 不同的影像假設, 發展成不同的故事發展. David Lynch毫不理會故事的理性邏輯, 剪接帶出了影像的鬼魅, 音樂帶出影像以外的虛幻, 角色之間的關係卻反映出彼此之間的惶恐與信任.
毫無疑問, 觀看此片之時, 是有點懷疑觀看的能力, 猶記得十年前於悉尼影院觀看片之時, 也是有點莫名其妙的感覺, 後來於影碟中再看該片之時, 其實發覺那莫名其妙其實只是David Lynch的花巧, 這只是他演譯故事的手法, 有著其個人的獨特風格, 時至今日也該沒有太多的導演有這樣的膽量, 把影片拍成這樣的鬼魅與惶恐, 以及那份黑色感覺. 整部作品最突出的, 大慨是影片所凝造出來的恐懼, 影片沒有鬼怪, 也沒有過份的血腥 (到後段才有那一場), 但是那眼前看不見影的走廊黑得恐怖, 這份感覺卻是帶出驚慌的氣氛, 也是整部作品最突出之處, 配上Angelo Badalamenti的音樂, 以及顏色的陪襯, 帶出了影片的官能慾望.
其實看David Lynch的電影是蠻有趣的, 從他個人獨特的演譯, 總是帶出強烈的觀感. 無論是那無形恐慌, 還是那畸形氣份, 或是那份現實與幻象, 均帶出十分厲害的影像官能與氣氛, 所以看David Lynch的電影, 總不會離開魅惑與黑色這感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