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1年6月4日
地點: 百老匯電影中心2院

今年法國五月電影部份已經開鑼, 是次以黑色電影(Film Noir)為題, 選映近代及經典的法國黑色電影代表, 除此以外, 更由香港導演杜琪峰選來十部香港黑色電影代表作推介. 這次開幕電影選來2009年由Jacques Audiard執導的作品<先知> (觀感可按此連結), 而Jacques Audiard也為了今次的電影節目來港作宣傳, 當中也出席了他的前作 - 也是是日觀看的這部精彩之作. 由<情尋貓腳印>男主角Romain Duris主演的這部作品, 顯出導演Jacques Audiard對人性刻寫的深層, 同時呈現出對故事與人物之間的平衡點. <我心遺忘的節奏>多年後於戲院再次觀看, 印象仍然深刻, 故事突出, 演員精彩, 導演個人風格突顯出影片影像的獨特.

<我>故事講及Thomas繼承了父親打理的地產業務, 但是他其實一心想追隨母親的道路 - 成為鋼琴家. 一天, Thomas重遇他母親的前經理人, 而他也給了Thomas一個面試的機會, 希望他可以繼承其母親對音樂熱愛的薰陶, 可是工作未能讓Thomas專心的練琴. 他的心境周旋於母親與父親的世界之下, 這也開始令Thomas受到無形的壓迫. 除了周旋父母世界之外, 他更因為認識了來自越南的鋼琴教師, 與其好友妻之間的愛慾關係, 從而令他生活上產生凌亂的變化. 然而令他最大打擊的, 就是他父親後來被殺, 這報仇的慾念令他埋藏心底的怒火這刻爆發起來......

<我>是Jacques Audiard第四部長片作品, 他的作品幾乎全看過, 除了沒有看過第二部的<自製英雄>. 他的作品善於影像的捕捉, 加上角色描寫的沉實心境, 令他的作品看起來會有更深刻的印象. Jacques Audiard作品的影像十分厲害, 他從一些細微的鏡頭處理, 呈現出對角色的正視與偷窺的觀感. Jacques Audiard的作品有著一個共通點, 就是從角色的人性去探討對生活的變化, 這從<我>或<先>兩部作品也清晰可見, 表達出來的效果也很有說服力, 令整部作品的層次感增強不少, 這也是Jacques Audiard作品好看之處, 除了表達故事的表面之外, 加上主角內心性格恐懼的掙扎, 讓影片的故事與人物彼此擦出火花.

影片男主角Romain Duris演得十分精彩, 其內心掙扎的演譯不只是突顯出角色的神韻, 同時帶出故事發展的節奏, 從他的性格層次遞增, 令影片的節奏就變得更緊湊, 觀看的時候也感受到當中所產生的無形壓迫感. <我>片也算是看過Romain Duris演出的作品中最為突出的一部, 無他的, 大慨Jacques Audiard十分懂得如何控制演員的發揮, 好讓他們從其故事的設計, 到角色之間的關係作出平衡交點, 令影片出來的效果突出之餘, 也突出對演員的發展, 這該也是Jacques Audiard作品好看之處了.

第一次看<我>片原來已經是2005年法國電影節的事, 那時已有為此片寫了少少的觀感, 那時的一小段跟六年後再看此片的相比, 真的是有一大截的分別, 大家可接此連結看看就知了.

w220868037.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ex 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