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220882196.jpg

日期: 2011年6月5日
地點: 百老匯電影中心2院

今年法國五月電影節目當中所選映的法國黑色電影, 分別代表了近代與經典的法國黑色電影轉變, 加上香港電影的代表, 起了兩者對比的化合作用. 是夜觀看的這部法國黑色電影, 導演藉著黑白的影像, 向法國新浪潮電影作出致敬的作品, 由法國導演Benoît Jaquot於2004年執導的作品, 把一個十九歲少女發生的一件事件, 以單一色調呈現出青春的憧憬與無奈, 帶出強烈的觀感. 縱使未算十分突出, 其實故事也十分單薄平庸, 但那黑白影像的拍攝手法, 卻將早年法國新浪潮的風格以現代手法重現銀幕上.

故事發生於1975年, 出生於中產的藝術學生Lili那時十九歲, 一次偶然機會之下遇上摩洛哥裔少男Bada, 二人情投而合而擦出火花. 一天, Bada與友人打劫銀行, 後來更逃至Lili家中, 繼而Bada更帶同Lili一同離開法國, 逃離法網. 後來, Lili與Bada一行四人逃到西班牙, 摩洛哥等地, 直到希臘的一刻, Lili終於走到這逃避的盡頭, 被Bada等人拋棄以及身無一文的她, 如何面對眼前的道路? 如何作出青春成長的抉擇?

其實這不是第一次觀看片, 第一次是於2005年的香港國際電影節觀看, 那時影片的譯名是, 意思跟今天這譯名是相若的. 影片的故事其實是有點薄弱, 未見突出, 未知是否因為這樣, 故導演便以黑白影像來呈現出影片的故事出來, 這一來可讓觀眾們投入於1975時的法國背景, 二來也該會增強了影片的觀感. 影片加上不少早年法國的影像片段, 似乎想讓影片增添說服力, 也似乎想彌補影片的不足.

影片的確是比較平庸的, 尤其對女主角所面對的憧憬與無奈之間的矛盾, 從影片中觀看時卻未見奏效, 加上故事的薄弱卻令整體的水準有點失色. 演員方面也未算十分突出, 大慨是因為故事欠缺戲劇味道, 卻未能讓演員們有很好的發揮, 到最後男女主角的分開也來得怪怪的, 變得有點怪怪的感覺, 這算是整部作品的失色之處. 大慨也因為這一點, 導演欲從影像上加以點綴, 大慨也因為這樣才將影片以黑白呈現, 縱使這能將觀眾帶回昔日法國新浪潮電影的感覺, 但是故事的失色卻把影片的不足表現出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ex Chung 的頭像
    Alex Chung

    是日觀影

    Alex 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