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1年8月13日
地點: 香港藝術中心agnes b. CINEMA 被稱為日本國民女優的高峰秀子於2010年12月28日因肺癌去世, 本名平山秀子的她, 1924年於日本北海道函館出生, 5歲已經開始投入電影的演出, 演過不少的精彩電影作品, 後下嫁助導松山善三, 直到1979年演出木下惠介的後息影. 今年夏日國際電影節則選映了她兩部與木下惠介合作的作品, 那兩部作品縱使未算十分流行, 但均帶出了高峰秀子的另一種的演譯. 首部觀看的這部高峰秀子作品, 是日本首部彩色電影, 也是她與木下惠介首次合作的電影, 拍出另一風格的高峰秀子. 未算是兩者合作的成功之作, 木下惠介將城市與鄉郊觀念的對比, 來一次開玩笑, 雖未見木下惠介的突出, 但化身成卡門的高峰秀子風采依然.
中的少女卡門本是生活於鄉村小鎮, 後來到了東京生活工作, 成為了脫衣舞孃. 她的父親與姐姐仍於家鄉的鄉村裡生活, 過著簡撲平實的生活. 打扮時髦的卡門這天與好友朱美回到家鄉, 說是為朋友療情傷, 但也因為想回家一趟. 卡門的父親一直不太願意女兒成為脫衣舞孃, 故她這次回來, 令父親也感到不好意思. 卡門回到家鄉後, 她與朱美的衣著令鄉村的人感到十分好奇, 甚至引起很大的迴響, 令整個村落突然熱鬧起來, 可是仍然被村民排濟. 準備返回東京前夕, 卡門與朱美決定為村民表現她們的拿手好戲 - 跳舞, 就帶來村民歡樂的晚上......
是木下惠介與高峰秀子的首次合作, 也是高峰秀子轉型的第一部, 更是日本拍攝彩色電影的第一部, 幾乎是一部萬事俱備的一部作品. 當時此片與及後的於日本本土十分受歡迎, 木下惠介引用不少的暗喻, 來反映出當年高峰秀子與木下惠介周旋於松竹與東寶兩家公司的時期的景況. 影片以音樂舞蹈來點綴, 從高峰秀子演譯由城市東京回家鄉的卡門(本是日本人, 用了英文名字, 卻引起保守的父親與村民反感), 來諷刺成一個城市與郊區的新舊對比之外, 也反映成高峰秀子從離開松竹到東寶, 及後以自由身重回松竹這歸家之感.
也因為片的誕生, 木下惠介與高峰秀子也開始了不少的合作, 當中最受為歡迎的, 莫過於1954年的, 此片不單止讓他們二人的合作推至高峰, 更成為1954年日本電影旬報十大第一位作品 (是1951年日本電影旬報十大第四位), 直到高峰秀子息影前作都是由木下惠介執導的. 縱使有這成績, 但是其實與高峰秀子合作得最多的導演, 該是與她合作不少出色作品的成瀨巳喜男, 他倆合作的與也是高峰秀子的代表作, 就連高峰秀子個人選出的十三部代表作中, 成瀨巳喜男的作品也比木下惠介多.
縱使未是高峰秀子與木下惠介的成功合作之作品, 不過他們倆卻於此片已擦出不少的火花, 高峰秀子繼續高歌起舞, 繼續展露出其動人的歌聲. 從影片中看到高峰秀子的舞蹈, 但她的表情卻是十分認真, 目無表情的樣子, 這是她刻意這樣的演譯, 還是她個性的堅持呢? (其實看了她及後的作品片就會知道的了) 木下惠介於此片的處理似是有點玩弄花巧, 作為日本首部彩色電影, 影像十分華麗, 劇本算是精準, 從選角到拍攝的角度, 甚至每一幕的控制都是木下惠介的計算之內, 於卡門與朱美二人於鄉村內表現跳舞是全片的一個昇華點, 到最後的歌曲演譯, 則成為首尾呼應而作總結. 整部作品算是一部野心之作, 在種種的控制之下, 木下惠介是功架得來, 可是整體未算十分突出, 然而高峰秀子的演出就是整部作品的神來之筆, 彩色的呈現就是看高峰秀子最佳的表現.
其實高峰秀子作品眾多, 是次電影節選映了這兩片放映, 其實也感到疑惑的, 未知是否日後想再舉辦一個比較大型的回顧展, 而以這次作為前哨呢? 其實看這高峰秀子的奔放演出, 也不失為不錯的選擇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