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期: 2016年6月13日 |
作為杜琪峯的影迷, 他的電影幾乎都全部看過(大概只有其首部作品<碧水寒山奪命金>仍未有機會觀看), 對於他的電影創作上, 每次都會帶來不少的驚喜, 但是如果想深入探討杜琪峯作品的話, 除了在影碟內的製作特輯看到的一小部份外, 似乎就沒有機會了. 2010年由法國導演Yves Montmayeur執導的<杜SIR有種>可說是首部探討杜琪峯作品的紀錄片, 不過片中所談及的卻又未見深入. 直到三年後, 林澤秋嘗試以不同的角度探討杜琪峯的電影製作歷程, 把杜琪峯在工作與生活的態度於影像上呈現出來, 對他作出更深的認識. <杜>片是因為<三>片的誕生而拍攝的紀錄片, 整部作品片長約四十五分鐘, 而整部作品圍繞著杜琪峯與游乃海, 以及三位演員的訪問, 談論拍攝<三>的不同經歷. 影片大部份篇幅是在捕捉著杜琪峯在片場時, 對於工作上的認真態度, 談論拍攝時的感受, 以及跟工作人員之間的溝通 - 當然, 在鏡頭下的杜琪峯, 不乏他喜愛的雪茄, 以及因工作上對工作人員的不滿而粗口大罵 - 畢竟, 這就是杜琪峯的真個性, 他也無需要在鏡頭下掩飾他的真性情吧. 影片的另一篇幅是著筆於游乃海身上, 今次游乃海除了是編劇的身份以外, 也是電影的監製之一, 在整個訪問中, 他談論在跟杜琪峯之間的合作, 當中著重於劇本的創作上, 他們彼此各有想法, 故在片場討論時, 彼此也會各持己見, 但是他們各自在訪問中, 都說大家已經合作二十多年, 有什麼問題就一齊討論, 從這擦出了火花, 呈現出兩者之間的對比. 縱使在片場上看到他們辛苦勞累的樣子, 但是最後就是為了拍好電影, 完成他們的工作. 接近片末的部份, 主要是以<三>片中的一場重要場口拍攝為主, 這一場戲是影片中的一個長鏡頭影像, 杜琪峯為了讓電影上作出新的風格嘗試, 故在這一場的長鏡頭中, 以不同的方法去詮釋, 這個新的拍攝方式亦是在杜琪峯的作品中比較少見, 故從影像中看到他在處理這個拍攝過程與排練的時候, 也會感到十分好奇, 而在進行正式拍攝的時候, 作為觀眾的就更大為緊張, 直到杜琪峯的一句「OK!」, 大家互相擁抱, 也得見到整個團隊合作所流露出來的笑容, 展現出合作精神, 成為整部作品的一個高潮位. 林澤秋再次進入杜琪峯的影像世界, 今次讓觀眾們能集中地看到杜琪峯與其他人員工作時的情況. 在杜琪峯的眼中, 工作需要有專業的態度, 才能夠得以讓人肯定, 所以他在工作時的態度十分認真. 但工作過後, 他卻會跟工作人員有笑有談, 這是從<無>片至<杜>片也得以可見. <杜>片不只是讓觀眾對杜琪峯多加認識, 而是加深對電影製作上的了解, 大家在現場互相溝通後, 最後合力地把一部電影完成拍攝, 大家在煞科宴上舉杯, 從歡樂的笑聲中作結, 這就是此片的精神所在. p.s. 杜琪峯在片中的最後一個鏡頭, 對著鏡頭踫杯, 又是十分可愛的.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