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5年8月15日
地點: 百老匯電影中心4院

從第一天接觸電影開始, 過往在電影院內觀看的電影, 除了是早期附帶字幕卡與配樂的默片外 (其實是比較喜歡看沒有配樂的默片, 感覺更實在), 幾乎所有電影都是有聲有影, 就算是一些關於角色有聽力與言語障礙的電影, 當中也會加入一些字幕與其他的言語對白, 清晰的對角色和故事更深了解. 然而, 是日觀看的這部烏克蘭電影, 是首次觀看的電影中, 沒有一句對白, 字幕, 甚至配樂的作品, 觀看時也深深的體會到這群失去聽力人士, 在他們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呢? 縱使電影沒有一言一語, 反而更專注地看到片中人物的神情, 電影充滿著沉重的感受, 非職業演員的演出與長鏡頭的運用把電影表現得更寫實.

故事講及有聽力障礙的Serhiy, 這天他來到了寄宿學校, 準備開始他的新生活, 可是, 他的生活才是正式開始 - 來到學校的第一刻, 被反叛學生招惹, 為求學校生活安穩, 被迫同流合污, 早上在學校的生活依舊, 但其實已經各自起黨, 以暴易暴擴大勢力; 晚上則蛇鼠一窩搶劫打鬥, 少女則出賣肉體賺取金錢, 令他們的生活更顯得糜爛. Serhiy漸漸接受了學校內的生活, 但是他卻因為愛上了其中一名女子Anya, 而令到他被校內學生排擠, 甚至不再視他為朋友. Serhiy開始討厭學校的生活, 於是便作出了選擇, 向這班同學們抗爭......

當去年在康城影展中得知此片的時候, 其實已經充滿好奇, 因為一部電影在沒有對白, 配上字幕的情況下, 大概亦能對影片有著一點的認知, 或是明白影片所表達的情節發展. 不過, 若然一部電影連字幕也沒有的時候, 究竟作為觀眾的我們, 所領悟到的內容其實會有多少呢? 這也是這部電影所嘗試的部份, 只是利用演員們的手語, 單憑著他們的表情, 一一去了解故事的發展, 甚至是投入了角色們的內心世界和感受.

此片是導演Myroslav Slaboshpytskiy首部自編自導長片作品, 對於他有這個大膽的嘗試, 真的是十分佩服, 亦可以說是野心很大, 因為導演本身能講能聽, 而他要嘗試從沒有聲音的世界中, 找到一些的共鳴, 幾乎是很有難度的, 但是導演也得要作出這種嘗試, 以一眾聽力障礙的人物, 從他們的言語中說出了自己的內心世界, 這份感覺並不如他們一般的寧靜, 其實他們的生活, 跟一般人的生活也不就是一樣的嗎? 只是以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而已.

主要是以多組的長鏡組合而成, 在觀影的感覺, 影片是想從第一身的角度, 觀看著這一眾少年在校內發生的事件過程, 在這段過程中, 他們只懂如何在社會中生活, 於是便到火車內賣公仔, 少女賣肉體賺錢, 這其實都是在反映著他們因為知道聽力的問題, 難以在社會立足, 於是便尋找自己的方法, 嘗試新的生活. 學校成為了社會的縮影, 學生們只懂尋求生活的目的而不擇手段, 他們只會明白生存的重要 - 而這也突顯出對角色中的人性描寫, 他們本來就無言.

片中有兩場戲十分深刻, 亦可說是震撼 - 當
其中一場交代女主角Anya因懷孕而去墮胎, 這場戲以長鏡的處理, 由她到非法墮胎診所開始(其實只是一個住家), 被一名女人以不同工具幫她墮胎, 角色上她聽不到, 但作為觀眾的聽到那工具的聲音, 甚至是她慘叫的痛楚, 不禁也毛骨悚然 - 而諷刺的是接著的一場她又如常的活動. 片末的一場戲可說是有爭議性, 男主角Serhiy回到學校, 到房內把每位跟他杯葛的學生們殺死, 這場戲很震撼是在於被殺者其實一直在熟睡, 根本不知道當時的情況, 在聽不到的情況下, 學生們被殺, 而Serhiy亦安然地離開學校 - 正是這兩段情節, 把電影顯得更加沉重, 不寒而慄之感.

片中的所有演員均是以手語演譯, 而他們全是非職業演員, 他們的演出能夠表現出寫實的景象, 亦可以演譯到角色所呈現出來的自然感, 而導演亦能夠在電影中帶出這份感覺.

對於導演Myroslav Slaboshpytskiy的首部長片執導作品來看, 片確是一部野心大, 但是功架十足的作品, 片中的長鏡捕捉表現精準, 掌握到角色的神髓和表情. 雖然電影沒有對白, 字幕和配樂, 但是從影像中也深深的感受到影片的故事結構, 以及角色的神情和性格, 不比一般的有對白和字幕的電影難懂, 甚至不會難以投入, 這也能夠突出導演在執導技巧上的水準表現. 香港譯名中的「性」, 既可視為性愛 (片中不乏性愛場口), 也可以視為人性 - 藉著影片中的角色, 刻畫著彼此人性的本質, 無言是對於這個社會的感受, 不只是片中的他們, 也可會是現實生活的我們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ex Chung 的頭像
    Alex Chung

    是日觀影

    Alex 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