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期: 2015年8月11日 |
還記得第一部接觸侯孝賢的電影, 應該是他於1986年執導的<戀戀風塵>, 每次一提起侯孝賢, 第一刻就必定會想起<戀>片. 後來更把他早期的作品, 如<冬冬的假期>與<童年往事>等等. 後來, 幾乎侯孝賢執導的每一部作品, 都會把握機會到戲院觀賞, <海上花>, <千禧曼波>, <珈琲時光>與<最好的時光>等作品, 每部作品都能夠看到侯孝賢對於不同時代的描寫, 而他的每一部作品, 都會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在侯孝賢的電影作品中, 總是會看到以下的名字: 朱天文, 李屏賓, 林強. 今次<聶>片的班底中, 同樣有朱天文參與編劇, 李屏賓擔任攝影指導, 林強負責配樂, 還有在<最好的時光>再次合作的演員舒淇和張震, 令<聶>片未觀看之前, 已經有很大的期待度. 然而影片執導時間一遲再遲, 等了接近七年的時間, 終於可以看到侯孝賢的新作. 今次侯孝賢更嘗試以不同的電影形象跟觀眾見面, 展現著動作電影的新典範. 電影改編自唐代作家裴鉶的傳奇小說<聶隱娘>, 這篇只有數頁的短篇小說, 以古文撰寫著聶隱娘的故事, 侯孝賢則以聶隱娘的人物背景作為重心, 從她引申著不同的人物支節, 令整個故事的描寫更為工整. 電影劇本由朱天文, 與鍾阿城與謝海盟合編, 謝海盟是朱天文妹妹朱天心女兒, 這個配搭已添上了好奇感, 劇本到底是什麼一回事. 劇本對白大多是以文言文為主, 簡潔流暢, 亦不算太難懂, 反而令影片更接近原著的風格. 電影元素豐富, 不乏侯孝賢的長鏡特寫, 把影像發揮得淋漓盡致, 更能清晰捕捉角色的神韻. 李屏賓與姚宏易的攝影帶出影片的韻味, 他們利用菲林的拍攝, 把影像呈現出很細膩, 縱使影像已轉為數碼, 但不減影像中看到的真實感, 而當中的一場戲, 演道姑的許芳宜站在山上, 景色突然轉變, 鏡頭下的捕捉, 恍惚是一幅很有靈氣的畫像. 而跟侯孝賢多次合作的音樂家林強, 今次再為侯孝賢舖排樂章, 電影保留著林強的旋律風格, 能夠帶動著整部作品的調子, 增強整部作品的節奏感, 以及牽絆著聶隱娘的神秘感. 片末的一段音樂縱使不是林強原創, 選曲能夠著把部作品的昇華湧現, 完美的收筆. 此片可說是舒淇個人演出表現作, 由她來演譯聶隱娘這角色, 可謂十分切合, 她能夠演譯出角色表面帶出的冷漠, 以及內心的感情表達, 把聶隱娘這角色演得入木三分, 演技亦見大有進步. 而演田季安的張震, 於片中戲份相對來說並不多, 不過他那霸氣的演出, 把田季安的角色表現得四平八穩. 而片中分飾田元氏與刺客精精兒的周韵, 能夠分別演譯出角色的神韻. 而片中演磨鏡少年的日本演員妻夫木聰, 於片中的戲份不多, 但是他的角色, 卻是影響了整部作品的調子, 甚至是影響了聶隱娘的心境, 可算是重要角色. 片中更有舞蹈家許芳宜, 阮經天, 謝欣穎, 石雋等演員演出, 各人表現亦恰如其分, 表現理想. 等了七年之久, 終於看到侯孝賢的這部新作, 之前也一直在擔心影片的進度如何, 幸好年初得知參展康城, 最後更繼楊德昌後, 第二位奪得康城影展最佳導演獎的台灣導演, 令期待度更高. 電影可被譽為一部大師級作品, 很多細節與篇幅舖排, 都可以見到侯孝賢的精雕細琢, 劇本從一部短篇小說改編成長篇電影, 編劇的技巧亦功不可沒. 演員們在侯孝賢的舖排下, 亦有較佳的表現 - 說了這麼多, <刺>片似乎真的是一部很完美的作品, 無他的, 誰叫執導此片的是侯孝賢吧!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