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期: 2014年12月20日 |
小時候, 每當提起動畫電影, 必定會想起迪士尼, 因為這真的是一個動畫王國, 從以前看的米奇老鼠, 到後期的白雪公主, 小熊維尼, 木偶奇遇記等等作品, 迪士尼為小朋友帶來不同的歡樂, 角色更深入民心. 近年, 有不少的電影公司開拓動畫市場, 雖然不能說每家公司出品的動畫作品十分精彩突出, 但這的確是對於迪士尼來說, 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而這亦反應出後期迪士尼作品的失利. 無疑, 迪士尼跟PIXAR的合作, 擦出了很大的火花, 亦為影片帶出了很多不同題材和元素, 將動畫的創作推至另一層面. 但好景不常, 兩者合作的分歧, 迪士尼的自家作品水準又一直下落, 吸引力也漸漸失去, 直至去年, 終於看到迪士尼多一點的特色. 此片是繼去年的片與片兩部水準不俗的電影後, 以同一創作班底創作的最新作品, 故事離不開笑中有淚, 以可愛的角色造型逗觀眾歡心, 最後一個大團圓結局收筆 - 片有著相同的格局, 起承轉合的故事敘述 - Tadashi設計出可愛的機械人Baymax, 可是他因意外的離開, 卻激起了Hiro的內心, 跟好友們集結成英雄聯盟, 為正義而跟敵人對抗. 縱使影片後段的生離死別, 讓觀眾流下不少的眼淚, 但是最後的一個轉折位, 卻為影片帶來圓滿的結局, 觀眾們又能帶來歡笑離開戲院. 雖然這樣的故事格局有點理所當然, 但仍是被影片的故事被吸引著, 一直追看到最後的一刻, 希望可以有一個大團圓的結局, 結果這亦不負所望的. 今次迪士尼改編Marvel的漫畫作品, 以Marvel一貫的大英雄角色改編成其動畫作品, 有別於改編成真人電影, 動畫方面可以有著不同的風格技巧, 在畫面與角色的設計, 亦比真人電影可有更多的發揮空間. 影片的故事縱使有點薄弱, 但是整體的節奏較為明快緊湊, 尤其是在角色們跟敵人對戰的情節, 展現得十分流暢, 動作場面亦為突出, 場面結構設計也十分細緻, 能夠表現出不同角色的特色之處, 這大慨也未必能夠於真人電影中, 看到的一份節奏感. 影片背景發生於虛構的三藩京市, 從片中的背景設計來看, 其實已經知道這虛構城市, 是從兩個不同文化的城市集結而成 - 三藩市與東京. 藉著這兩個不同文化背景, 揉合成一個擁有兩地文化而獨有特色的地區. 所以在影片中, 看到有不少的日文的門牌與鐵路, 也有電車與大學的出現, 就連角色名也分別有兩地名字出現, 兩地文化的配襯, 突顯出了這個城市的那份似曾相識的感覺. 片中的角色設計最為突出的, 莫過於機械人Baymax的造型, 那外型白雪雪又肥胖的身型, 雖然行動鈍慢, 但內心善良純品, 見得十分可愛, 相信Baymax亦會成為日後迪士尼的重要角色之一. 而片中其他人物角色設計縱使未算十分深刻印象, 但是從其角色中加上一點的花巧心思, 如加入不同的武器和盔甲, 令角色添上多一點的款式. 除了Baymax之外, 片中另一最突出的角色, 就是只出了一場的一位重要人物Stan Lee, 他的出現絕對不出奇, 因為片是迪士尼與Marvel的合作, 有Marvel的電影就有Stan Lee的出現, 今次他出場亦很特別, 因為他是在影片的最後一場(所有字幕後)才現身, 所以沒有留到最後一刻, 就不會留意到他的出現. 影片一貫迪士尼的動畫格局, 有笑有淚的故事情節, 但是故事仍有著一點的老套, 當中的情節亦欠缺了部份補充, 所以顯出了一點的故事工整. 幸而, 片中畫面設計突出, 場面沒有太花枝招展, 那融合了三藩市與東京的場景, 有點虛幻而現實的感覺, 亦能展現出兩地不同文化的特色. 近年迪士尼嘗試以不同的題材, 希望可以挽回動畫王國之地位, 從去年的片與片的成功, 令迪士尼再次吸納一眾不同層面的觀眾, 無論在角色與故事的設計, 均引人入勝, 縱使整體水準比前作較遜, 但成功吸引不同年齡層的觀眾, 亦成功再設計出一個深刻印象的角色, 為影片生色不少.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