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2年11月15日
地點: PALACE ifc 3院

中國獨立導演應亮執導的電影作品, 大多數都是以今天中國社會發展與變遷為題, 充滿著人文情懷, 每一部作品均是呈現出現實的感覺. 由其第一部長篇作品<背鴨子的男孩>, 至<另一半>, <好貓>等都能夠充分地看到應亮對今天中國社會迅速發展的說話. 應亮的第四部作品就以一件真實事件為素材, 取材自2008年楊佳襲警案事件, 影片周旋真實與虛構之間, 拍出一部細膩而值得讓觀眾們反思的一部作品. <我還有話要說>從一件真實的事件出發, 鏡頭下的捕捉, 看到一幕幕冷靜而震懾, 張力十足的劇情故事, 是應亮的四部作品中, 最為成熟的一部.

<我>故事圍繞著2008年楊佳因為襲警被捕後, 其母親王靜梅如何面對事件的一刻. 王靜梅因為事件發生之後, 一直被軟禁與隔離, 過後不能與兒子有任何的溝通, 甚至連兒子被判刑的一刻也不能參與, 令王靜梅對此事件的判決顯得更懷疑, 可是她卻不能夠做任何的事情. 後來, 一班自發幫助王靜梅的年青人, 決定以行動來支持他, 希望可以從他們的行動上能夠幫助王靜梅與楊佳. 可是, 到了這一天, 王靜梅收到了一個最不想聽到的消息 - 兒子要被判死刑, 她... 還有話要說嗎?

應亮的四部長片作品, 均是呈現出今日中國社會現實的一面, 前三部作品就能夠看到都市與農村彼此之間的一個對比, 映照出整個社會發展的迅速, 流露出對今天社會發展的一份愛與恨的感覺. 2011年, 應亮被韓國全州電影節的邀請, 為每年的「三人三色」項目成為其中一位執導的導演, 應亮就索性把這件關乎於中國內地關注的事件放到影片上, 主動聯絡上片中的主要人物王靜梅, 但是他們就主要是靠電郵聯絡, 從彼此的文字知道事件的發生經過, 也從網絡上找來不同的資料搜集, 拍成了這部片長達七十分鐘的作品.

整部作品的聚焦點, 落於王靜梅這角色身上. 影片的起末均以由演王靜梅的耐安, 以一段的旁白, 附上了在網絡上或從王靜梅的博客中找到的圖片, 交代出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而其餘的情節就以劇情來表達, 重新演譯出王靜梅如何面對這件事情的感受, 她既是對此事的發生莫名其妙, 也不能完全地明白到事情發生的經過, 我只知道眼前的就是要接受這個殘酷而不能改變的事實. 影片主要是想藉著這件事件來對王靜梅或楊佳挽回一點的公道, 可是換來的卻是受到內地的甚大迴響.

影片沒有一點的配樂, 大慨就是在片末才有一點的音樂, 這帶出了影片的一份沉靜. 影片的鏡頭捕捉了耐安演的王靜梅那沉重的感覺, 片中的長鏡強而有力, 顯出了劇情的張力, 也帶出了片中的一份沉重的氣氛, 看者也會感受到王靜梅的無助感. 那其中兩場的長鏡, 也突顯了應亮於執導的技巧上, 呈現出對影片故事的震撼感, 自然光也流露出影片的一份現實.

片中主要的一位演員, 就是演王靜梅的耐安, 她本是導演婁燁的製片人, 她演電影與電視劇就是為了為婁燁的電影籌備資金, 應亮就是明白到她會感受到獨立電影製作的困境, 故就希望找她來演出這個角色. 顯然, 耐安把王靜梅這角色演得入木三分, 她的表現自然流露出一個母親對兒子的一份深切, 以及對於事件發生的無耐, 但仍然要堅持下去.

今天, <我>片因為種種的理由, 不能在中國內地上映, 原先有南京電影節選映了此片放映, 應亮也被邀到南京出席, 可是後來卻因為種種的原因, 影片不能到電影節, 而電影節也突然被停辦. 這樣的情況, 其實不需要說大家可能都有不同的猜想, 為何一部影片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嗎? 雖然早前在一些的文字報導上, 就是在說影片因為有一些影響中國司法制度或對於事實的不符, 或是影響當事人的心情, 需要停止放映, 可是這些的理由卻沒有影響到當時人王靜梅, 那"當事人"究竟是誰呢? 其實正如應亮在影片放映後也在說 - 其實這不就是一部電影吧, 何必這樣的敏感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ex 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