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2年6月27日
地點: 百老匯電影中心1院

曾執導<美國處男>與<單親插班生>(與其弟弟Chris Weitz合導)等作品的Paul Weitz, 雖然未能說他每一部作品都是好看, 但總算是有一點點的睇頭. 他的最新作品是繼<非常外父>後再次與Robert DeNiro合作, 改編自美國當代作家Nick Flynn的真人真事, 與Paul Dano及Julianne Moore合演了這一個關於父子之情的故事. <我的單身爸爸>故事融合了多個不同的元素, 情節也很有張力, 電影本身表現工整, 演員表現稱職, 導演也表現得有平穩的水準, 整體是一部不錯的作品.

<我>故事以兩位人物為重心 - Jonathan與Nick是兩父子, Nick的父母早就離婚, Nick與Jonathan失散十八年, 後來因為Jonathan在家與鄰居起爭執而找Nick幫忙, 他們就這樣重遇了. Nick對Jonathan的認識, 就是只有一堆父親在獄中寫給他的信, 自Nick母親去世後, 他就獨自生活, 他的生活世界內就似是欠缺"父親"二子, 直到這一天. Jonathan一直係人們面前自吹自擂撰寫過不少的作品, 而他的為人就是滿腦充滿種族歧視與暴躁的性格, 就是因為他這份性格而Nick卻一直不太願意跟他溝通. Nick後來到了露宿者之家工作, 而這一天他卻再遇Jonathan - 他無家可歸, 可是他的暴躁性格讓露宿者之家的人甚為不滿, 包括當中的露宿者, 工作人員及Nick, 他們兩父子的關係也漸漸變得更生疏而惡劣......

影片的確是充滿不少豐富的元素, 而故事當中也似是在說在兩父子之間其實一直存有隔膜, 但於設計上就似是把他們二人連繫在一起; 兩位主角均是喜歡文字的創作, 只是兩者以不同的方法來善用他們的長處; 兩者雖然是父子, 但是於定位上似乎有點相反 - 兒子是幫助父親的職員, 而父親是尋找溫暖而被兒子照顧的露宿者; 父親是一名很有歧視的人, 但兒子卻偏偏選擇了黑人女子當他的伴侶; 兒子一直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標, 父親夜間駕著的士漫無目的尋找自己的目的地. 無論從那一角度看, 其實他們二人似是各持相反的觀點, 但其實最終目的卻頗為一致的 - 就是在尋找他們的目的地.

Paul Weitz改編Nick Flynn的真人真事故事, 他從兩位主角的第一身開始著筆, 二人以簡單的旁白互相介紹自己及揶喻對方, 及後到了二人重遇, 篇幅開始從二人相遇的過程, 慢慢帶出至Nick兒時與母親的生活情感, 以及他們如何看Jonathan的為人. 及後的情節就開始慢慢交代二人相處的隔膜, 漸漸以層遞漸進地表達出兩者的性格, 繼而也因為二人的性格衝突而形成互相的角力, 卻變成了一層隔膜. Paul Weitz於整體的處理恰如其分, 把各人的角色刻寫得細膩, 各演員均有不少的內心戲, 而劇本上也寫到了各人心境的起伏, 而導演卻沒有刻意將影片的節奏調節得很強烈, 卻是從他們的經歷, 慢慢地調節各人角色的內心起伏, 從而讓各演員的演譯得以發揮.

<我>片的兩位演員均有火花的演出, Robert DeNiro的演出無庸置疑, 他與導演第二次的合作, 表現出默契與火花的合作, 他的演出其實比較表面化, 但是從其角色的經歷, 則將那內心的心情呈現於表情中, 完全蓋過所有演員的演出; Paul Dano自<黑金風雲>後再有一次值得留意的演出, 他的角色較鮮明立體, 演譯上也很收放自如, 屬是該片後另一次有突出表現的一次演譯. Julianne Moore於片中的戲份其實不算太多, 跟Robert DeNiro是沒有同場演出, 但她的內心戲頗多, 也拿揑得頭頭是道, 表現出她那母父兼職的慈母, 但最終也不敵內心的爭扎而作出最後的選擇, 那一場戲讓Julianne Moore有solo的演譯, 表現精準.

整部作品調子不算快, 是一部很沉鬱的電影, 沒有一點快樂的味道, 也沒有強烈的起伏, 卻只有一絲絲的愁緒, 憑著故事的張力來帶出幾位主角的內心掙扎與恐懼, 其實Robert DeNiro演的Jonathan也存在著不少的無形恐懼, 否則他也不會有歧視與躁狂, 但是最後他也能走出這暗霾, 慢慢接受他們, 拋開這恐懼. Jonathan與Nick二人之間的父子感情隔膜於故事也演譯得恰如其分, 縱使父親離開了兒子十八年, 兒子缺乏了十八年的父愛, 但畢竟他是父親, 他遇到什麼問題, 身為兒子的都會伸出雙手幫助, 始終他是父親 - 是因為有他與母親才會有我們的存在, 他們是我們的根, 這是無可否定的, 所以大家應該要好好珍惜與父母之間的共處時間, 假若有一天才懂得珍惜, 那就已經太遲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ex 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