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2年5月8日 地點: 百老匯荷里活5院 漫畫電影系列今年可謂一部接一部, 除了暑假才公映的<蜘蛛俠:驚世現新>與<蝙蝠俠:夜神起義>, 相信很多漫畫迷最期待的一部, 就是近日於戲院公映, 集合了鐵甲奇俠, 美國隊長, 雷神, 變形俠醫等漫畫人物聚手一堂, 形成了一部集結多位英雄人物的電影作品, 可是這樣的大雜燴, 最後出來的效果, 卻是平平無奇, 得個打字. <復仇者聯盟>只是得一味打來打去, 基本上沒有特別與驚喜, 大慨這只是一部迎合漫畫迷的作品, 選看2D版本就是必然之選! <復>故事講及負責指揮神盾局暗中保護地球安危的Nick Fury, 這次的行動是為了保護能量之源 - 宇宙方塊, 可是被從聖域到來的Loki入侵, 除了搶奪宇宙方塊外, 還想侵佔地球, Nick Fury的其中一名左右手鷹眼也被Loki控制著, 而Nick Fury為了拯救地球, 故決定找全球最強勁的英雄 - 鐵甲奇俠, 美國隊長, 黑寡婦, 變形俠醫, Loki的哥哥雷神等人一起合作, 再次組成「復仇者聯盟」, 希望可以藉著他們的實力, 與Loki決一高下, 一起拯救地球...... 其實一直對此片的興趣意慾不算太高, 尤其是知道此片是以3D放映之時, 就更提不起興趣觀看, 幸好有戲院仍放映2D版本, 故決定去看2D版, 果然不負所望, 得出的觀感是... 悶. 影片其實將這六位的英雄人物大雜燴, 將不同的餸料配上一樣的調味而炒埋一碟, 其實唔一定會好味道的 - 這來形容<復>片, 大慨是沒有形容錯的. 這樣的集結其實似乎是為打而打(即是為拍而拍)的感覺, 有沒有這樣的需要, 要將所有的英雄人物融為一談呢? 既然就算影片有142分鐘都不能平均分配角色的戲份, 為何仍要這樣的處理呢? 不是對此片存在著偏見, 對於MARVEL這次的野心, 其實有目共睹, 當中Iron Man的確是票房大賣之作, 但其他人物角色為題的電影, 又似乎未算是部部大賣與受歡迎, 其實看到此片之時, 很明顯是將主線放於Iron Man身上, 其他角色也未算能發揮得多, 令影片變得似乎是失去了整體的平衡. 當然, 如果沒有觀看某部份角色為題的作品, 大慨會對他們的背景, 只是一頭霧水. 影片整體來看, 其實就是打... 打... 同埋打. 由頭打到尾的情節, 幾乎是沒有故事性的發展, 後來的外星入侵, 又繼續打. 所以為了看英雄人物的觀眾們, 大慨就會十分興奮, 但是為了觀看電影的觀眾們, 就可能會因為故事性的欠缺, 而會感到影片十分沉悶, 這也是片的其中一個敗筆之處. 片子其實是富有很濃烈的娛樂性, 有不少的笑料於片中出現, 其實這些的笑料情節可以中和片中打鬥場面, 讓觀眾們可從這平凡沉悶的故事中帶點高潮位. 但是, 這卻只是點到即止了. 雖然3D大行其道, 但仍是對3D的電影有著一定的戒心, 因為始終今天放映的3D電影效果未算突出, 大慨至今覺得突出3D效果的作品, 就是James Cameron的<阿凡達>. 有一些導演沒有因為這制式的潮流, 而一窩蜂拍攝3D電影, 所以十分欣賞Christopher Nolan, 他的新作<蝙>仍以菲林拍攝, 以2D制式放映, 這才是能感受真正的觀影感覺.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