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2年4月5日
地點: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改編一部小說作品是很困難的事, 但是改編自一部富有歷史意味的小說作品, 就是難上加難, 內地導演王全安就要有這新嘗試, 把一部很多中國導演嘗試改編, 也最後沒有拍成的電影作品. 王全安把這部充滿中國歷史的小說故事全新演譯, 改編自陳忠實的原著小說, 花了不少的時間完成, 終拍成了這部屬於王全安的一部大製作電影. <白鹿原>王全安拍出了一部史詩巨鑄的中國電影, 縱使影片未能完全表達出原著故事的神髓, 但是這175分鐘的電影, 絕對是一部近代中國大製作電影的佳作之一.

<白>故事發生於清末政府交代開始, 那時正是帝制結束的歷史時期, 關中平原上的白鹿村被稱為仁義村, 白家與鹿家兩族和平融洽的生活, 而這個村落的族長, 是白家的白嘉軒. 鹿家的鹿三兒子黑娃於打工期間, 帶了一個叫田小娥的女人回家, 黑娃想帶小娥回鄉成親, 可是卻被父親與白嘉軒拒絕. 後來, 黑娃與小娥參加了共產黨的活動, 並怒砸白鹿村內的祠堂, 但是革命失敗, 黑娃逃出白鹿原, 把小娥獨自一人留在白鹿原. 白嘉軒兒子白孝文與小娥朝夕相對, 後被白嘉軒知道與嚴懲下, 與他斷絕關係, 而白孝文更拋棄他的妻子, 與小娥一起. 後來, 白鹿原遇上缺糧, 白孝文於村內見召募軍人, 缺定賣身把錢給小娥賣食物, 可是軍人們需要即時出發, 白孝文出發後, 音訊全無. 小娥後來被鹿三怒殺, 而成為了土匪的黑娃回到白鹿原, 大鬧白家......

得知王全安的<白>片於柏林影展參展之時, 已感到十分期待, 不過當時影片也說得滿城風雨, 大慨是因為王全安最初為此片剪成的版本, 是一個長達五小時的版本, 該版本足以把"白鹿原"這部小說的精髓說出來, 可是最後於柏林影展參展時被剪成177分鐘 (最初版本為185分鐘), 那時就知道影片被剪下不少的情節, 而到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版本, 也少了兩分鐘, 那兩分鐘去了那裡也不得而知, 但總好過內地最後通檢的版本, 只為那版本就只得156分鐘, 大抵是把不少敏感情節剪去, 要是想知那版本有多分別, 不如等待內地映期確定後, 再到內地一看吧.

說回影片, 王全安於此片顯盡他的野心, 無論是他決定拍<白>片的決心, 還有他於片中的選角, 均是十分大的野心. 故事方面, 可能因為影片作出有不少的剪輯, 故令現在看到的版本, 的確是有點不太流暢的, 尤其是有部份情節的斷續, 但這明顯不是出自於王全安本身, 要是他最初決定的是五小時版本的話, 大慨是有足夠的時間, 把所有的角色足夠詮釋與表達, 現在的近三小時版本, 就只可以將"白鹿原"小說中的神髓, 隨著這個剪輯版本說出來. 人物背景對於此片來說, 是十分重要的, 就是因為有白鹿兩家之間的背景, 加上田小娥的出現, 才顯出了他們倆的恩怨. 而從影片中看到, 片中人物中最為清晰的一位, 確是張豐毅演的白嘉軒, 與張雨綺演的田小娥, 他們二人於片中的篇幅較多與完整, 而其他人物的設定, 大慨也因為篇幅所限而未有更深的印象, 大慨就只有段奕宏演的黑娃比較有深刻.

故事的篇幅雖然減少, 但是王全安於故事的處理上, 卻是有很精細的舖排. 影片的開始與完結以柔綠的草原作始終, 是一個明顯而有力的首尾呼應, 帶出白鹿村本是的和平與安定, 可能內裡卻是有一段段的恩怨成仇, 最後這其實是因為黨派而成, 還是女人的出現呢? 影片由德國的盧茨執機拍攝, 他把每一個影像拍得強而有力, 於調色上添了較柔和的綠色, 那凌厲的鏡頭, 與故事的發展似乎添了很強的對比呼應, 令整部作品產生出很濃厚的觀感.

王全安起用張豐毅, 吳剛, 劉威, 成泰燊, 段奕宏與郭濤於片中當白鹿兩家的要員, 而張雨綺就成為了周旋他們兩家的紅顏. 選角方面是很有驚喜的, 張豐毅那爐火純青的演譯十分精準, 把白嘉軒演得自然流露, 確是實力的表現; 張雨綺於王全安的導筒下, 表現了一次很有水準的演出, 她於片中的演出流露著田小娥的無奈與依偎, 表現稱職. 吳剛, 劉威, 段奕宏, 成泰燊與郭濤於片中也有恰到其分的演出, 眾人的演出為影片生色不少.

縱使<白>片現今看到的, 就只是這175分鐘版本, 不過看畢後就是不得不佩服王全安這次的野心, 因為他於此片中的表現, 的確是十分精彩的一部作品, 故事的選材與演員的選角, 對於王全安的作品來說, 也是十分有新鮮感與新嘗試. 於王全安的導演的話中有說話, 說籌備此片是有一段很困難的經歷, 然而拍攝此片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這部小說於不同的導演手中最後都是放棄, 最後這卻成為了王全安的第六部的長片, <白>實在是嘆為觀止而十分精彩的電影作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ex 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