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1年7月1日
地點: 台北信義威秀影城13廳

今天於台北電影節當中看了三個電影節目, 第一個電影節目是兩部台灣本土的紀錄短片, 分別是由楊力州, 和王承洋執導的兩部紀錄短片, 記錄了兩個不同人物的二三事. 與分別以不同的記事鈙述的方法, 利用短短的時間, 可把一個紀錄式的作品刻寫得很有條理.

是導演藉著聯合報副刊主編林海音, 從她經歷不同的時期, 包括成為純文學出版社, 提攜不少出色的作家, 而她也被稱為「林先生」. 後來, 林海音一直音訊全無, 從台北走到北京, 一直找不到她的蹤影, 其實她去了那裡呢......

中的主人翁魏德松自少家庭貧困, 珍惜資源與愛護動物也成了他的珍惜觀念. 他每天都會走到不同的地方, 把由他自己弄好的飼料給予流浪狗食, 自此他們便成為朋友. 他更於不同的地方收集鐵權或玻璃, 環保再用成了另一件更有用的物品. 他的一舉一行, 為珍惜這片土地開始行動......

兩部短片均有好感, 片比較著重於文學方面, 藉著林海音所經歷的事件, 以及她曾到的地方, 來作一次探討的回憶, 從導演楊力州以不少的動畫的表達, 從林海音的經歷過程中帶出對她更深的認識感受. 楊力州走訪不同的地方, 目的就是想知道林海音最後所踏足之地, 其實是在北京, 還是台北呢? 就連她兒女對這問題仍是一個謎.

是導演王承洋的一部短篇紀錄作品, 紀錄了一名有心的人 - 魏德松, 對於環保, 疼惜, 甚至對於動身與大地之間的愛護, 均從這二十多分鐘的影片當中, 就是藉著他的經歷表達出來, 從簡單平實的鏡頭上, 看到人類對世界自然生態的愛護, 這是否大家能做得到嗎? 此片證明了這是可以的.

兩部作品的水準蠻不錯的, 簡潔鮮明的表達, 令觀眾可從短短的時間之內, 可以看到一部很有風格水準的紀錄片作品. 不論是長片或短片, 還是劇情片或紀錄片, 最主要是導演能從影片中帶出想表達的訊息, 這就是電影對觀眾的重要性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ex Chung 的頭像
    Alex Chung

    是日觀影

    Alex 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