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06年10月5日
地點: 百老匯電影中心4院 是日觀影了兩部作品, 分別是香港的代表, 一部藉粵劇來交代出一段父女, 加上母女之情的, 以及是枝裕和的另一部紀錄短片作品, 講及一名患上兩年愛滋病的平田豐, 與他道出人生最後一段路, 面對著社會, 面對著別人的.
是導演廖劍清的作品, 講及一名粵劇老倌紀叔已經退出, 女兒曉嵐因為懷孕而回到坪洲跟他同住, 小女孩小旋出生了, 紀叔當了公公, 更是她的監護人, 曉嵐到市區工作, 父親則於市區教唱劇. 他們的關係亦因為小旋的出生而生疏...... 一次的機會, 紀叔被邀演出白龍關一劇, 但巧合遇上意外, 令他這一次的復出有阻礙, 然而曉嵐代父出征, 演出了這一道劇, 以及他們三人的關係亦明朗化.....
片子拍得還可以, 不過仍可以更好的, 導演於處理父女的關係還有點空洞, 始終有些情節可以拍得更好, 以粵劇來作親托出父女情, 說服力可以說沒有, 但是不足夠呢...... 女主角蔣祖曼繼後有新作, 此片比演得更好, 應該說把握感情比更好. 演父親的陳國安本是演粵劇, 當然出來的效果很好呢.
整體上片子還可以拍得更好, 這還是一次的實驗呢.
第二部觀影作品是是枝裕和第三部於是次影展放映的紀錄短片作. 此片講及愛滋病患者平田豐早於1992年已有愛滋病, 他是當年第一位公開因為性行為而得愛滋病的病人. 是枝就藉著他的故事來帶他走到人生的最後一段路. 平田豐面對著病患, 但同時亦樂觀面對著人生. 縱使知道很快便離開人世, 仍樂觀面對著這一段剩餘的人生......
是枝裕和再次藉著一件事情來表達出面對社會的種種問題, 以愛滋病病患者來作中心點, 說服力也足夠, 然而處理上跟之前觀影作品及的探討問題很相近, 這亦是是枝裕和當時對日本社會面對的問題呢.....
星期六是枝裕和會來到百老匯電影中心作講座, 相信亦是一次難得跟他踫面的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