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年2月22日
地點: 百老匯電影中心3院
香港比較少機會接觸到巴勒斯坦的電影作品, 2006年於香港上映的可算是第一部於香港戲院看到的當地電影, 影片呈現出現今當地社會的政治動盪狀況. 該片導演Hany Abu-Assad的最新作品於去年康城影展中奪得「一種關注」評審團大獎, 繼續探討巴勒斯坦亂局, 引申至一個關於友誼與誠信矛盾, 命運自我抉擇而迷失方向的悲憫故事. 從一個現實政治亂局的背景, 整部作品寫實而有張力, 刻寫出一個悲曲人物故事.
故事講及一名每日攀牆入城上班的Omar, 時常要逃避子彈橫飛, 這已成為每天所遇到的事情. 他是一名自由戰士, 他的理想是跟以色列軍隊抗衡到底, 亦希望可以跟暗戀多時的女孩Nadia一起生活. 一晚, Omar跟兒時好友Tarek與Amjad突襲軍隊, 後來他更被秘密警察拘捕, 更被虐打招供. 後來獄長主動聯絡Omar, 若他能供出這次突襲的主腦, 就可以換取自由. Omar最後為了自由, 他決定當臥底把主腦供出, 可是因他成功出獄而惹Tarek與Amjad的懷疑, 甚至連Nadia都懷疑他是否叛徒. 在自由與友誼, 甚至感情的選擇, Omar的命運會如攀牆般, 面對不同的危險嗎?
還記得當年在百老匯電影中心觀看片之時, 的確是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影片描述兩名巴勒斯坦青年好友於特拉維夫策劃一場自殺式的炸彈襲擊, 導演藉此來反映出當時政治與人民之間的角力動盪, 影片拍的緊張寫實, 這大慨導演也是在描寫現實狀況, 讓更多觀眾深刻明白到當時無論是任何地方, 人民與政治總是建立成對立的暗鬥. 然而, 導演後來的幾部作品都沒有機會觀看, 就直到今年才有機會再看他的新作.
故事有點跟的故事有點一脈相承之感, 影片延續對巴勒斯坦亂局下的人物故事 - 影片將男主角Omar與兩城相隔的一道牆作為開端, 先將故事鮮明的設定了這倆於片中的重要性, 後來男主角遇上了子彈橫飛的狙擊, 在小巷上奔跑, 鏡頭就捕捉著他奔跑的急速, 映射出男主角將要面對的迂迴命運之道, 頗清晰的比喻手法. 高牆可比喻成男主角面對眼前的困難與選擇, 他攀上高牆仍要面對子彈的襲擊, 到了牆的另一邊也要逃避警察的追捕, 他的命運就如翻牆般, 困難重重, 面對挑戰.
片中的三位主角是兒時好友, 跟片中的兩名兒時好友的設定有點相近, 而兩片所提及的自殺式行動, 也似乎是有點互相揮映的效果, 但其實這兩部作品的確有不少呼應的情節 - 兩者的主旨其實都是在交代出人民與政治兩者之間的對立, 從他們之間的抗爭, 反映出巴勒斯坦的社會動盪, 以及其強烈政治的角力, 從影片的故事中表現出這份緊張的政局, 慢慢呈現出一份緊湊的節奏感. 影片的後段就將愛情放為較主要的部份, 但是該部份也表現出角色之間的誠信與友情之間的磨練與矛盾, 看來是有點俗套, 但內裡又帶點不少的隱喻.
片中的四位主要演員, 均是首次演出長片電影作品, 他們四位 - 演Omar的Adam Bakri, Ajmad的Samer Bisharat, Tarek的Iyad Hoorani, 與Nadia的Leem Lubany演出經驗很淺, 他們四人的演出可算是四平八穩, 第一次的長片演出也沒有生硬的感覺, 反而是演得自然, 彼此能夠演譯到巴勒斯坦這社會所面對的政治變動, 以及他們所面對的自由與友情的抉擇.
導演Hany Abu-Assad回到巴勒斯坦的這部作品, 同樣毫不忌諱地表現出對社會政局的對立, 大膽地描寫社會的現實狀況, 令整部作品更添上了很強烈的真實感與說服力. 影片保留著導演的風格, 整體拍得平實穩固, 每一個情節上都能夠表達出男主角的心境矛盾, 如何從其心境的掙扎中, 找到了他的命運. 影片帶有不少值得反思的觀點, 這除了可以漸漸投入於影片的情緒中, 不其然也會感到影片中所帶出的一份壓迫感.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