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7年1月21日
地點: 百老匯電影中心4院

年屆八十的英倫導演Ken Loach,他的電影作品主要是以寫實的影像,關注低下階層的生活和勞工權益等問題,反映著現實社會所面對的不同問題。繼前作《翩翩愛自由》後,Ken Loach的最新作品回到今天的英倫社會,以一位男子因病被暫停工作後,卻一直得不到津貼和的協助作為故事的骨幹,影片直接狠批與關注不同階層應有的權利。《我,不低頭》Ken Loach再次為不同的階層發聲,寫實地審視今天社會人民所遇到的不公不義,Daniel Blark的堅持好讓我們值得學習!

《我》片講述臨近退休的Daniel Blake,因為心臟病發而被醫生診斷不宜工作,這時Daniel失去了收入的來源,故一直尋求勞工處的協助,希望可以在這段期間能夠申請失業津貼。可是,Daniel卻一直找不到協助之餘,更被當局拒絕津貼的津貼,而一向奉公守法的他,卻不甘心被受到漠視,令他感到無助。一天,他在勞工處遇到帶著兒女尋求協助的單親媽媽Katie,Daniel主動協助她的生活瑣事... 然而,Daniel也是一直在面對著自己生活與健康的問題,但是他卻被受到政府的冷待,他最後能否得到應得的協助呢?

曾經執導過《凱斯》、《鐵路之歌》、《雙失十六歲》與《尋找簡東拿》等作品的Ken Loach,於六十年代開始已經參與電視與電影的拍攝工作,他的電影大部份都是著重關注於不同階級的生存問題,他藉著虛構的故事,反映著今天社會人民所面對的不同景象,希望以影像把現實的殘酷呈現出來。2006年,Ken Loach憑著《風吹麥動》奪得康城影展金棕櫚獎,翌年憑《假自由之名》於威尼斯影展中奪得最佳劇本獎。

Ken Loach本來拍畢《翩》片後便退休,但看來他卻堅持要從影像表達不同的聲音,故他決定再次執起導筒,拍攝了這部講述缺乏勞工協助的《我》片,去年他於康城影展再次奪得金棕櫚獎,令不少人對此片引以期待。影片就以一位因心臟病而被診斷失去工能力的Daniel Blake作為故事的主線,從他走到勞工處尋求協助無門,與目睹其他因生活問題而到「食物銀行」為求溫飽,對於一直奉公守法的他,卻看到不同階層的人民受到不公平的對待而感不憤,後來他更以挺身而出,希望能從行動中挽回公允。

可是... 現實能否這樣的完美嗎?雖然這是一個虛構的劇情,但是這個故事中所看到的情節,其實都是在發生於現實的生活裡,Ken Loach就是捕捉著這個情況,影像以平實的敍事手法,在銀幕上呈現出來。電影中的主角Daniel Blake的妻子早已離開了他,獨自一人以木匠工作維生,但難免年紀漸老而有病痛。可是,他卻沒有受到被關心之餘,更被有關當局推卸而令他無助,但他仍然堅持有朝一天能夠說服當局,協助的不只是他一人,而是一眾應該得到幫助的階層人民。

觀看影片之時,的確有不少的情節是被觸動,甚至是感到悲憤,當中一場描寫Daniel在「食物銀行」看到不同市民領取食物的情景,實在是感到無奈。而Daniel Blake一直尋求協助之時,只是無奈的收到接二連三的拒絕申請,或是被人拒緒門外,現實又會是真的這樣嗎?確實,影片是有一點的戲劇性,片中劇情的發展也顯然是跟政府互相角力,讓觀眾們對於不同階層多加的注意與關心。片末的結局可能是有一點的煽情,但未免亦難以接受,為何最後會是這樣的呢?難道在這個社會裡,沒有平等的嗎?

片中演Daniel Blake的英國演員Dave Johns,一直是以電視劇的演出為主,《我》片是他第一部演出的電影作品,Dave Johns把這角色拿捏得十分精準,能夠掌握到人物面對失去協助的心情矛盾,他也表現出那份無助的感受。

引用Daniel Blake的一段說話:「My name is Daniel Blake, I am a man, not a dog. As such I demand my rights. I demand you treat me with respect.」這一段簡單的說話,道盡了Daniel Blake(或是Ken Loach)想說的說話,人民是應該有他們的權利,也應該要得到受尊重,人民不應該被待如「狗」般,我們也只是一位公民,沒多沒少,那應得的平等也沒有嗎?我們要好好的自我反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ex 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