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6年8月18日
地點: 百老匯電影中心4院

去年在香港國際電影節與台北電影節期間, 同時選映這部由德國導演Sebastian Schipper執導, 於第六十五屆柏林影展中奪得最佳攝影銀熊獎與傑出藝術貢獻獎的德國電影作品, 那時對於此片仍然未有一定的認識, 後來從電影資料中才得知, 這是一部以一鏡拍攝的電影, 無論是在故事的創作, 甚至是影片的拍攝過程, 都能夠展現出導演的表現與風格. <一鏡柏林>電影劇本與攝影技巧的設計令人眼界大開, 故事引人入勝, 情節轉折緊湊, 演員們演出自然, 鏡頭展現出霓虹下的柏林街角.

<一>故事發生在柏林的一個晚上, 來自西班牙馬德里的Victoria, 在夜店裡認識了Sonne與Boxer等年青人, 他們一直主動邀請Victoria參加他們的派對, 在半推半就之下, Victoria便跟隨著他們在街上遊蕩, 而她亦漸漸投入於他們的生活中, 更對Sonne產生情愫. 太陽暮起之時, Boxer收到一個突如其來的電話, 他們要替別人做事, Victoria主動跟隨著他們, 正當以後他們的關係就此完結之時, 原來... 現在才是正式開始......

影片是導演Sebastian Schipper第四部執導長片作品, 他既是一位導演, 亦是一位演員, 演而優則導的他曾參演過不少電影演出, 當中包括<別問我是誰>, Tom Tykwer的<冬日戀人>, <疾走羅拉>與<漂流兩顆心>等作品. 1999年, Sebastian Schipper首次自編自導作品, 直到2015年執導的<一>片, 以一鏡直落的拍攝, 成為了到2015年為止最長的一部一鏡拍攝的電影 (138分鐘, 但這紀錄被今年的伊朗作品以145分鐘打破).

<一>片故事從一間夜店裡跳著舞的Victoria開始, 她在這裡遇到四位新相識的男子, 他們由夜店走到街外, 由天黑漸到天亮, 隨著他們之間對話, 彼此建立認識的關係, 展開了這段關於他們的故事. 影片以一鏡拍攝, 能夠捕捉著片中演員們神情起伏的轉變過程, 由開始時之間的輕鬆對話, 卻因為當中收到的一個電話, 令整個故事的氛圍突然變得緊張起來, 後段更是有點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而正當以為一切完結之時, 再來一次反高潮的故事發展, 令整個故事峰迴路轉, 未到最後一刻, 也難以捉摸電影的結局.

觀看電影之前, 一直都是抱著好奇的心態, 導演為何會以一鏡拍攝此片呢? 而導演是如何跟演員們溝通的呢? 然而, 在觀看的期間, 似乎導演與演員們彼此似乎早就建立了一段默契 - 電影劇本只有十二頁, 沒有任何對白, 導演正式開拍之前只是作三次的採排, 在這段拍攝的過程期間, 演員們在演出期間亦要作出即時的發揮, 讓電影拍攝得以順利. 片中演員們走到了柏林的大街小巷, 由夜店走出街外, 更走進住宅到屋企, 展現著柏林的不同角落, 走進現實的都市.

如上段所說, 正式拍攝前只作三次的排練, 故在拍攝之前得要整部作品的場口構圖先設計, 接著正式開始時因應現場情況的配合而進行拍攝. 片中的攝影是最精彩的部份, 由丹麥攝影師Sturla Brandth Grovlen掌鏡, 他利用攝影機捕捉著柏林的景象, 整部作品以handheld拍攝, 呈現著寫實的氛圍, 鏡頭一直跟隨著故事的發展, 精準地捕捉著演員們的神情, 輕鬆與緊張的表情表露無遺, 作為觀眾一直跟隨著角色們的步伐 卻帶來置身其中的觀感.

片中參演的幾位演員表現十分突出, 他們在拍攝的過程中, 能夠展現出之間的默契表現, 十分精彩的演出. 此片可算亦是來自西班牙的女演員 - 演譯Victoria的Laia Costa個人表演之作, 全片是以她作為主線, 角色描寫深刻細膩, 演出收放自如, 能夠表現出很大的發揮. 而演譯Sonne的男演員Frederick Lau於片中亦有不少的戲份, 他於片中的表現恰如其分, 能夠表現出角色的起伏神髓.

影片於去年香港國際電影節時譯作<柏林驚魂夜>, 台北電影節則直接把片名譯成<維多利亞>, 而現在香港正式公映則以<一鏡柏林>作為片名, 片名似乎是針對著影片拍攝的技巧與背景而命名, 增添了影片的特色, 但對於影片的主題性略會有點含糊, 看到片名也難以猜想到這是一部什麼題材的作品. <一>以一鏡直落的拍攝, 展現出導演跟攝影師與演員們之間的默契合作, 純熟流暢的技巧盡現, 觀看之時也會被電影的緊湊節目深深被吸引著, 當然 - 一鏡拍攝是影片的噱頭, 但是這個拍攝卻為導演, 攝影師與演員們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亦為影片帶來了一份真實的感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ex 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