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5年6月23日
地點: 安樂影片試片室

印度電影的第一個印象, 大概會是電影中的歌舞情節, 五光十色和節奏明快的映像, 投入於觀影旅程中. 不過, 印度亦有不少電影, 以淡然的映像描寫, 突顯出電影的不同風格, 去年觀看的<美味情書>就是其中一部. 是夜觀看的這部由年僅二十七歲的導演Chaitanya Tamhane首部自編自導的電影, 於去年的威尼斯影展中奪得最佳導演, 這部跟過往看過的印度電影截然不同, 反映出今天印度社會的現實境況. <我要真...審訊>藉著一宗案件的審訊過程, 透視著印度不同階層的文化和思想觀念, 成就社會的差異, 同時亦在批判著法律的公義, 法律在人民面前, 真的平等嗎?

<我>故事講及六十五歲已退休的伯伯Narayan Kamble, 一天他在廣場外歌唱表演之時, 突然被警員拘捕帶走, 原因是因為他涉及一宗數日前, 一位水道工人的自殺案件有關, 涉嫌他的歌曲教唆他人自殺, 令Narayan Kamble帶上了「莫須有」的罪名. 為他辯護的律師Vinay Vora由開庭前已發現這宗案件很多疑問, 甚至被告跟死者素未謀面, 何以招來唆使之禍呢? 控方律師Nutan卻只希望完成這宗案件的審訊, 對於事件的真相卻置之不理, 只是引導證人令被告判罪, 完成工作後回家兼顧家務. 沒完沒了的案件審判, 被告也好, 律師也好, 他們都是活在這人治的社會上, 法庭是為了追求真相, 人人皆為平等.

近年, 最深刻印象的印度電影, 應該都會是<作死不離三兄弟>, 一部長達三小時的電影, 元素十分豐富, 故事性十分強, 歌舞也突顯出整部作品的特色. 可是, 未知是否文化差異的問題, 印度電影始終未能完全被香港觀眾接受, 就算是喜歡看的, 也只是一些以歌舞為主的寶萊塢電影, 反而著重其故事性的電影, 相對來說口啤和反應也比較弱. 早前觀看的<美>片, 在沒有歌舞和明快的節奏之下, 反而帶出一段淡然的情感, 觀看之時也會被這份的感情打動者, 漸漸開始投入這段錯摸的飯盒情緣.

作為第一部執導的作品, 導演Chaitanya Tamhane的確有頗大的野心, 拍攝的鏡頭運用, 故事的題材選取, 甚至整部電影的細節舖排, 跟過往看過的印度電影, 都有著很大的分別. 首先, 導演以很多定鏡的對焦來拍攝 (大概只有十內的個鏡頭有移動), 題材跟印度現實社會的景象十分貼近, 以及對於印度不同階級觀念的探討, 在過往的印度電影中, 似乎也是比較少接觸到的. 導演的第一個場口, 從這位伯伯Narayan Kamble教導小朋友的情節開始, 導演先讓觀眾知道, 這位伯伯其實是一位有學識的人, 可是這卻形成了他被判罪的因素.

老伯伯Narayan Kamble的定位十分明確, 然而兩位律師的定位同樣地清晰 - 辯護律師Vinay Vora生於較有學識的中上階層家庭, 滿口都是英語, 飲紅酒, 食芝士, 跟父親之間意思卻產生分歧; 而控方律師Nutan則以家庭為重, 下班後照顧丈夫與兒女的生活, 跟一般的家庭主婦相若. 在法庭上, 他們二人各從不同的角度, 以及不同的階級觀念, 引申出對此案審訊的不同態度和視點, 同時導演也藉此來表達著印度人民在不同的制度下,

在這個法庭內處理不同類型的案件, 從這些案件中, 看到印度當地人民的知識和思想 - 被告被控偷取別人的手錶, 他們卻不知道手錶的序號只有一個, 還要頂撞律師; 一眾乘客因坐上關愛座被控告, 法官乾脆地以罰款打發他們 - 其實後者比較貼近我們的生活, 因為太多人愛坐關愛座而沒有讓座給有需要人士. 除此之外, 其中一場法庭戲中的女子穿上無袖襯衣, 法官見狀就打斷案件審判, 說這是視為對法庭無禮 - 導演藉這小小的段落, 諷刺著今天印度的保守思想.

影片大部份的鏡頭都是定鏡頭拍攝, 鏡頭從遠觀的視點聚焦, 從觀眾第一身的角度, 看著事件的發生經過, 這卻帶點抽離的感覺. 而影片的氣氛十分平淡, 沒有過往印度電影的載歌載舞, 其寫實的格局卻是最引人入勝的, 片初的半小時節奏確實有點緩慢, 但後段著重講及法庭審訊的過程, 漸漸開始明快, 也能夠投入故的發展.

<我>片其實沒有一個確答案, 導演沒有為老伯伯作出最後的判決, 而審判當天正是法庭暑假的前夕, 令這場審訊變得沒完沒了, 整個審訊就似是為他帶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 - 這也是觀影後第一刻想到的三個字, 這刻更替老伯伯不值, 整. 審訊後職員關燈把門關上, 鏡頭下就只有黑暗不清的法庭, 似是導演想帶來的一點寓意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ex 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