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3年11月9日
地點: 百老匯電影中心4院

在香港的導演名單中, 最喜歡的一定會是杜琪峰, 雖然喜歡他的時間不太長, 大慨是從<暗戰>開始, 但是往後他的作品, 幾乎沒有走失過, 甚至會到戲院有多看兩次. 有時候從不同的活動上, 看見杜琪峰友善的對待影迷, 同時也在不同的演員訪問中得知杜琪峰的性格火爆, 作為影迷的也想再深入了解喜歡的導演多一點. 兩年前法國導演的<杜Sir有種>以較表面的手法來捕捉杜琪峰, 而當時仍是演藝學院學生林澤秋就跟院長舒琪提出以杜琪峰為主題的紀錄片電影, 結果他完成了這部比<杜>片更深入的作品. <無涯: 杜琪峰的電影世界>從不同的角度與其他的訪問片段, 表達出杜琪峰的真實一面, 更同時深入淺出杜琪峰對電影 - 甚至香港的電影與城市發展, 作一一的個人見解 - 杜琪峰就是一位真性情與熱愛電影的導演.

<無>片以杜琪峰於銀河影像時執導作品的時期作為主線, 他執導過不少風格類型的作品, 由片中出現的<孤男寡女>, <柔道龍虎榜>, <黑社會>, <高海拔之戀II>, <奪命金>與<毒戰>等等, 他的電影發展猶如香港電影發展一樣, 轉變不少. 從不同的演員, 導演, 甚至跟杜琪峰於銀河映像一起合作的伙伴們 , 分別以不同的角度來說杜琪峰其實是一位甚麼導演來的. 除此以外, 片中不乏杜琪峰的訪問片段, 甚至他在片場的拍攝片段, 大家在戲院內觀看<高>是這麼的浪漫, 但原來拍攝背後卻充滿著不少的怒罵, 這一一都赤裸祼的記在這紀錄片內.

影片捕捉著杜琪峰對電影的熱誠與喜愛, 從他的言語對話中, 可留意到其實杜琪峰是一直很留意香港的發展 -這不只是電影的發展, 還有的是這個社會的步伐與觸覺, 這從杜琪峰的對話中, 也有表達出來. 杜琪峰熱愛電影, 他於電視台幸運地很快便升到成為副導演, 甚至成為導演, 雖然他是國際知名, 但是他於片中卻謙虛地說: 「我不懂拍電影, 我還在學習中.」這也不能相信, 會是出自於一位已獲多獎的杜琪峰口中說出來, 但也是他的這份態度, 就讓更多觀眾從影片中對杜琪峰有更深的了解.

<無>導演林澤秋因為看到<杜>紀錄片後, 他就有這部紀錄片拍攝的決定, 而整部作品觀看得津津樂道, 拍得比<杜>片更為精彩突出. 影片的片名以"無涯"為主題, 意思就是"學海無涯", 也是杜琪峰今天的做人道理, 這正好是一個互相揮映的對比. 影片由林澤秋以文字作為開端, 鏡頭捕捉著香港的夜景, 當中寫著"香港, 一座與電影有關的城市", 這話道出來, 有感他對香港電影的喜愛, 而他因為喜歡杜琪峰, 故在他的畢業作品也找來杜琪峰作為主角, 跟隨著他的攝影團隊, 捕捉著杜琪峰的拍攝工作. 對於一位學生的習作來論, <無>片是一部拍得很細膩的作品, 他懂得如何捕捉杜琪峰的真情一面, 甚至在剪接上十分利落, 令整部作品看得順暢自如 .

杜琪峰的電影很有個人的風格, 從一些影像片段中, 就能夠清楚看到這是杜琪峰的作品, 不難找到彼此的共同之處. 片中他有談及當中數部作品拍攝的過程, 如<大事件>中首次拍攝長鏡頭的嘗試, 還有<高>片中在雲南高原拍攝所遇到的高山症問題, <鎗>片在資源與資金有限之下如何拍攝等等, 這都是杜琪峰於拍攝電影期間所遇到的問題種種. 杜琪峰於1997年成立銀河映像之時, 還遇上沙士與金融問題, 曾一度說他不能交租, 甚至出人工也成問題, 但是公司內的員工上下一心, 仍繼續為杜琪峰與韋家輝等導演工作, 成為了銀河映像的精神, 杜琪峰說銀河映像並不是一所藝術電影中心, 但其實這時一家很有團體精神的公司.

前段所說, 杜琪峰很關注香港的社會觸覺與發展, 他於兩集<黑>片中就道出真理, 在兩片所提及的投票選舉反映香港的社會變遷, 然而在這兩片中的選舉情況, 跟近年在香港所面對的似曾相識, 而在第二集<黑社會: 以和為貴>中, Jimmy仔於內地更無力反抗自己的在位任期, 這也有點熟口熟面的情節吧. 杜琪峰很熱愛提攜電影新人, 於是舉辦了鮮浪潮發掘一些新人, 除外他也會起用一些就讀電影系的學生, 希望他們能夠參與電影的工作, 令他們能夠為香港電影業作出不同的嘗試, 以及其新的發展. 而其中一樣較大的不同, 就是杜琪峰開始要用數碼攝影機, 縱使他喜歡利用菲林拍片, 可是時代與市場的趨勢, 杜琪峰唯有只好面對現實, 開始以數碼攝影機拍攝, 只怪他本人是十分喜歡電影, 而這可見他對這轉變仍有點保留 - 無他的, 愛電影就一定會喜歡菲林的質感.

片中有不少的被訪者, 一起談及杜琪峰的二三事, 當中包括內地導演賈樟柯, 跟他合作無間的韋家輝, 游乃海, 鄭兆強, 林雪, 任達華, 邵美琪, 羅永昌, 劉德華與鄭秀文, 加入銀河映像不久的鄭保瑞, 還有張艾嘉, 舒琪等等, 從他們的不同角度與方面, 來說說對杜琪峰的不同感覺. 跟杜琪峰多年合作的韋家輝於片中說到二人之間的合作; 羅永昌與鄭保瑞就說著杜琪峰如何對待員工與公司; 演員們就從他們之間的合作, 說出了他對電影的熱誠與認真; 而賈樟柯就以內地的身份來看杜琪峰的電影, 甚至看到杜琪峰的電影如何表達出電影的文化與時代的轉變.

看這部作品, 心情是有點矛盾的 - 十分喜歡杜琪峰, 當然想對從不同的途徑中, 對他有更深的了解, <無>片不單止帶來對他的更深認識, 還有的就是看到他的認真與輕鬆一面, 有些情節看得發笑, 但有些情節不其然會有感動的感受, 這是觀看紀錄片較少有發生的情況, 感動的不只是杜琪峰對電影的熱誠, 而是他對為他工作的伙伴們的責任與承擔, 還有他於香港人在逆境之時, 以電影來鼓勵香港人重新振作, 可見他對這座跟電影有關的城市充滿信心與盼望. 感覺上, 這不只是一部喜歡杜琪峰的影迷們觀看的紀錄片, 還有的是關心香港這社會發展的觀眾們觀看, 從影片的每一個脈絡, 夾雜著杜琪峰的對話與電影片段, 揮映著都市的發展, 以及他對香港的情懷, 這才是杜琪峰的電影精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ex 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