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期: 2012年4月27日
地點: The GRAND 4院

觀看莎士比亞作品改編而成的電影, 始終都會感到有一份舞台劇的氣氛, 尤其是那琅琅上口的對白, 有可能會隨著劇情的發展, 而顯得更有那澎湃的氣勢. <別問我是誰>Ralph Fiennes首次自導自演作品, 就起用了莎士比亞的其中一部作品改編而成, 將故事設定成今日的羅馬, 激發起一次人民共敵的戰爭. <英雄叛國記>是一部充滿很有舞台劇味道的作品, 但是那琅琅的對白, 配上這時代感的劇情背景, 似乎是有點格格不入的感覺.

<英>故事講及不知民間困苦的將軍Caius Martius Coriolanus高調地藐視人民的疾苦, 頓然成為了人民的共敵, 這時羅馬正與沃爾西人正陷於戰爭當中, 該方的首領Tullus Aufidius就想趁著這個時機, 把對方激退. 結果, 羅馬大勝, Caius Martius Coriolanus就因為此戰役成為了人民英雄. Caius Martius Coriolanus的母親與好友Menenius想他藉此參政, 可是他需要人民的同意才能參政, 但因為一班反對他的人民起哄而令他失去民心, 刻下便逃下前線, 避到他方, 突然就到了沃爾西 - 他決意因為人民的反哄而成為他們的敵方, 投向Tullus Aufidius的一方而對付羅馬......

去年的台北電影節選了<英>片為閉幕電影, 這部很有話題性的作品, 將古典意味甚濃的故事帶到時代的背景, 起初也是感到有點懷疑, 是編劇John Logan與Ralph Fiennes如何將這個莎士比亞的故事放置於今日的社會當中, 結果出來的效果, 卻是有點弄巧反拙, 舞台劇式的對白把影片拖垮而失控, 其實是這份舞台劇本不適合於今日的社會發生? 還是電影劇本本身出現問題? 也還是導演的第一次就這樣的失準呢? 彼此也似乎是存在著.

首先, Ralph Fiennes的第一次執導可謂野心頗大, 他自己演回這性格起伏甚大的Caius Martius Coriolanus, 從他面對家庭, 人民, 政府與敵對不同的人物, 看到角色上的矛盾思緒, 可是Ralph Fiennes於演譯上卻顯得有點生硬, 這是否那舞台對白的設計與那同樣的演譯, 而帶出反效果嗎? Caius Martius Coriolanus於片中其實是一個很有勇將的風範, 但是欠缺對民眾的深謀, 是他本質所產生的問題, 就是過份的被動, 被任退役高軍的母親的背後操控, 令他的存在性漸漸自我懷疑, 其實這種種的因由, 是由自己所做成, 還是有背後別人的操控著呢?

其實整部作品的故事也有點牽強, 尤其是Caius Martius Coriolanus"反轉豬肚"與羅馬對決, 那個轉接位實在是有點摸不著頭腦的改變 - 應該簡單這樣地說, 這個叛變是來得有點夾硬造作的感覺. 演譯方面, 眾演員幾乎就是將舞台劇的演譯從舞台搬到銀幕上, 那滿口舞台味道的對白演譯就如在劇院內看舞台劇, 鏗鏘有力的對白演譯只是帶出演出的造作, 而不感到有演譯的自然感, 這已經失去了影片本身的質感, 加上那誇張的演譯, 真的難以投入於他們的演出當中, 難免有失色之感. 兩位主角 - Ralph Fiennes與Gerard Butler的演出火花欠奉, 各人的表現參差, 不過這也不得不說是可能因為劇本的失色, 而令兩者的表現難以發揮, 令他們二人的演出較為失望, 想看有更火爆的演出, 看此片一定未能完全滿足觀眾的.

影片的香港譯名以"英雄"來掛帥, 台灣譯名就以"王者"為首, 但看畢此片之後, 從那角度看, 都看不出Caius Martius Coriolanus是一位英雄, 王者大慨也可以理解得到, 但他大抵也只是一名扯線公仔, 任由別人的擺布, 要是說他是一位英雄或王者, 其實也似乎是有點欠缺說服力. 不能說影片不好看, 但是失望 - 確是失望的作品, 最大問題的, 就是Ralph Fiennes的野心未能完全滿足影片的需求吧.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ex 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