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奪全球43項大獎  口碑轟動
榮獲本屆奧斯卡金像獎與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第61屆柏林影展最佳電影金熊獎、最佳男主角及最佳女主角

《艾莉的小祕密》阿斯加法哈迪 Asghar Farhadi 作品

莉娜哈泰美 Leila Hatami
彼文慕亞迪 Peyman Moaadi 領銜主演


《伊朗式分居》

3月1日上映

故事大綱
結婚十四年的伊朗中產夫婦尼達 (彼文慕亞迪 飾) 及絲敏 (莉娜哈達美 飾) 已屆離婚邊緣,唯一出路就是舉家離國開始新生活,因為絲敏不想十一歲的女兒泰美在伊朗長大。一切準備就緒之際,丈夫尼達卻改變初衷,原因是他父親患上老人癡呆症,需要他的照顧。尼達的決定令絲敏非常失望,她決意離婚,卻遭到法庭駁回,無奈之下搬回跟父母同住。女兒泰美只好跟父親尼達相依為命,盼望母親回來一家團聚。失去太太的尼達找來一名來自低下階層的年輕女子華倩幫忙照顧父親,但他卻不知對方有孕,更瞞著丈夫工作。

一天尼達回家,發現父親給綁起來,又因為掙扎跌到而失去意識,華倩則不知所蹤。未幾華倩終於回來,怒髮衝冠的尼達將華倩趕出屋外,但華倩卻失足滾下樓梯,胎中塊肉不保。尼達因為令華倩失去胎兒,被控以「謀殺」,但尼達卻堅稱自己從不知對方懷有身孕,箇中真相耐人尋味。患難到底會令一對已屆分手邊緣的夫婦重新走在一起,還是關係更加緊張?

《伊朗式分居》檢視了伊朗社會中嚴格的宗教禮儀,以及現代受過教育的都會菁英的不同價值觀,並兩者之間的衝突。透過尼達及絲敏這對中產夫婦因移民問題而面臨婚姻危機,從而帶出親情、倫理、信仰及社會階層等問題。由於題材敏感,本片曾一度遭伊朗政府禁映,幸最終獲解禁上影。本片亦是首部伊朗電影奪得柏林影展的「金熊獎」。

導演的話
《伊朗式分居》是一個沒有偵探的偵探故事,觀眾才是解開謎團的人,然而不同的觀眾會對誰是誰非有不同的答案。電影提出很多的問題,但不會提供答案和結論。每位觀眾都會因應他們的個性和情感,從最切身的問題中找到共鳴。我覺得導演扮演「上帝」凌駕大眾,高高在上地表達訊息的日子已經過去,觀眾亦不會像過去般被動。他們比以前更主動的參與故事,選擇自己的切入點去觀賞電影。《伊朗式分居》就讓觀眾成為電影中的神探。


導演阿斯加法哈迪 (Asghar Farhadi ) 訪問

電影的靈感從何而來?意念因何而生?
當時我正在柏林,編寫一個發生於柏林的故事。一晚,我於朋友的廚房期間,聽到鄰居傳來伊朗音樂的旋律,忽然,很多回憶和畫面開始浮現於我眼前,令我即時聯想起另一個故事。我嘗試忘掉那些畫面,將注意力放回在正在發展中的劇本,卻徒勞無功。新的意念和影像已經植根於我腦海之中,揮之不去。無論我在街上,抑或於交通工具之中,這個新意念的雛型都纏擾著我,完全佔據了我在柏林的時間。終於,我必須接受自己對這個故事所產生的感覺,回到了伊朗,寫《伊朗式分居》的劇本。所以,你可以說這個故事的意念是醞釀自柏林的一個廚房吧。

你是如何指導演員演出的?
我通常都會花很長的時間去物色演員,今次亦不例外。為了電影的整體利益著想,我傾向避免採用引人注目的演員,以免妨礙我的視野。我覺得演員並不需要了解電影的核心意義,相反他們應該將注意力集中於角色的動機和設計之上。我指導演員的方法就是跟他們互相適應彼此的存在與處事方式,唯一不變的是綵排的重要性。綵排是讓演員化身成角色的好機會,由於在綵排時大家已經知道每場的起承轉合,在拍攝時我們就可以更集中控調當中的細節。我們依足非常仔細的劇本拍攝,花了很多時間綵排,讓演員更清楚明白角色的不同層次,這種導演方法可能跟我的劇場背景有關。我歡迎演員提出意見和建議,但我跟演員們有共識,就是有問題便於綵排時討論,拍攝一開始,就盡量將臨場的改動減到最低。

你是在哪兒取景的?
除了法官辦公室和法庭兩場戲之外,其他場面全部實景拍攝。我們不獲批准於法官辦公室和法庭取景,只好於兩間學校借景拍攝。

戲中「分離」這個核心意念,除了用來形容那對夫婦之外,是否另有所指?
我覺得觀眾毋須知道我的真正目的,我寧願他們於離開戲院時充滿疑問。我覺得今日的世界需要多些的發問,少些的答案。答案讓你不去思考、不再發問。戲中的第一場,我就很清楚確立這種模式,電影向大家問的第一條問題,就是究竟一個伊朗小孩,於伊朗本土還是外國長大,會為他帶來有更好的將來?這條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我的心願是觀眾在看罷電影後會發問,例如是思考剛才所提出的問題。

兩位主角都是女性,為什麼呢?
在我的電影當中,無論是男的還是女的角色,我都嘗試為他們注入深度和實感。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女性較常成為我電影中的重要力量,可能是潛意識的選擇吧,也可能是因為在一個女性仍然被壓迫的社會之中,男性也不會得到和平。目前在伊朗,女性依然必須掙扎,才可能爭取被剥奪了的權利。但是,她們比以前更有決心去抗爭。雖然兩位主角都是女性,但她們卻作出不同的生命選擇。兩位都希望改變自己的命運,拯救家庭,一位於貧窮邊緣掙扎,另一位就要面對中產的難題。

展現兩種不同面貌的伊朗女性是否你的目標?
西方觀眾對伊朗女性的印象十分零碎,經常把她們看成是被動的家庭主婦,跟任何形式的社會活動無關。或許部分的伊朗女性真的如此,但其實大部分的伊朗女性都於社會中扮演主動的角色,思想甚至比男性更前衛,縱使她們依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兩類的伊朗女性都有於片中呈現,而且我的立場十分中肯,沒有站在任何一方。戲中兩位女性的鬥爭不是正邪之戰,而是兩種不同的價值觀的衝突,這正是現代悲劇發生的原因。兩位都是好人,卻發生衝突,我希望連觀眾都會產生「不知站在何方才好」的感覺。

你認為要明白這部電影的含義,是否需要認識伊朗的語言和文化?

伊朗觀眾可能容易一點跟電影建立關係。無疑,認識我們的語言和社會文化確能有助於閱讀電影,但故事是以一對已婚夫婦作核心,而婚姻其實是兩個人的關係,跟任何時空和社會背景無關。戲中人際關係的矛盾也不一定要發生於獨特的文化背景或地方,談的其實是現代社會最複雜和重要的矛盾。我覺得這部電影的主題可以超越地域、文化和語言的界限,吸納更多的觀眾。

導演阿斯加法哈迪 (Asghar Farhadi)
1972年於伊朗伊斯法罕出生,年青時候已經拍攝8米厘和16米厘的電影,其後於德黑蘭大學修讀電影至1998年。期間,阿斯加法哈迪為學生創作的舞台作品任編劇和導演,同時為電台撰寫廣播劇和執導電視節目。2001年,他開展了編劇生涯,為導演Ebrahim Hatamikia編寫了劇本《Ertefae Past》。2003年,執導了首部長片《Raghs Dar Ghobar》,大獲好評。2009年,更憑執導電影《艾莉的小秘密》(About Elly) 嬴得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廣為國際認識。
<A Separation> trailer is powered by YOUTUBE

Special Thanks to: Golden Scen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ex 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