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2年1月12日
地點: 百老匯電影中心4院

上星期看過英國電影<我兒子是惡魔>, 充分明白到當母親這角色, 其實不是一件易事, 尤其要承受對兒女的一份照顧與關懷, 往往就只有自己才明白到那受感受, 旁人未能深深的了解. 是夜觀看這部於剛過去的法國電影節中作開幕電影的作品, 就是講述了為人母親的, 縱使渡過開心快樂的懷孕過程, 但其實也同時感受到那被受壓力與痛苦的感受, 作為女性的必有同感, 身為男性的也該多反思. <快樂孕記>表現出女性懷孕所面對的考驗, 她們受到多番的痛楚, 但帶來的仍是美麗的一刻; 法國女星Louise Bourgoin演出自然動人, 演活了為人母親的成長轉變.

<快>故事講及於租碟店工作的Nicolas一次機會下認識了女子Barbara, 他們二人一見如故, 繼而成為情侶與同居. Barbara這時正要趕交作業, 但卻湊巧地與Nicolas孕育了新生命 - Barbara懷孕了. 這段期間, Barbara與Nicolas雖然享受期待小生命的過程, 但是卻要面對另一問題 - 如何安份地做一對稱職的父母. 小生命出世了, Barbara與Nicolas夾著一個小女嬰, 他們二人開始產生意見分歧, Barbara主張餵人奶, 而Nicolas卻愛理不理, 只顧外出不理她, 繼而Barbara也因為要照顧女兒, 作業上令教授失望而未能得到新工作, 這種種開始令Barbara陷入精神崩潰的狀態, 與Nicolas之間的關係產生危機......

此片的主題是藉著Barbara懷孕的時期, 反映出對母親這角色的付出和感受. 導演Rémi Bezançon以輕鬆的手法, 表達出Barbara與Nicolas的經歷過程, 由開始相識到決定要誕生下一代, 他們二人似是沒有周詳的安排與計劃, 所以到最後卻會引申成他們二人意見分歧, 這卻讓時下的男女反思, 要是想生育下一代, 是否是有一些詳細的計劃, 才決定是否生育呢? 要是這如意算盤打破, 就如片中Barbara受不住生育後的狀況, 情緒大變, 心情沉重, 孤寂落莫等, 到最後會如何選擇呢? 繼續下去? 面對坦白? 還是分手收場? 此片也有著相似的問題問大家, 到最後導演也留了空間讓觀眾思考, 雖然那是一個快樂的結局, 但導演就讓大家想想這個決定是對與錯.

影片英文名為<A Happy Event>, 中文則譯為<快樂孕記>, 這個Happy的意思, 於片中有雙重意義 - 無錯, 他們二人對懷孕此事發生是快樂的, 相反地, 他們卻產生了一段矛盾心境的關係, 這也是"快樂"嗎? 這個片名改得或譯名不錯, 這卻想起了十多年前一部由Todd Solondz執導的一部電影, 英文片名為<Happiness>, 中文就譯為<你快樂嗎?>, 將"快樂"二字也定位成兩極的意思, 也是一個不錯的譯名. 故事改編自Eliette Abecassis的小說, 故事寫得算是流暢, 從輕鬆幽默的格調, 反映出男女主角之間的心境矛盾, 處理得恰到其分.

於電影中演兩位主角Barbara與Nicolas的, 就是<黑慾天堂>的Louise Bourgoin, 與跟導演第二次合作的男演員Pio Marmaï. 前者於之前的作品性感尤人, 在<快>片中雖然仍是性感, 但卻要戴著假肚演戲, 演活了一位懷孕女子的心情, 表演的感情位很精準. 而後者由於是跟導演第二次的合作, 看來他把握到跟導演再次合作的經驗, 演出添上了一份的自信, 他的角色明顯不及女角成熟, 雖然二人同是期待嬰兒的誕生, 但是Nicolas於心境上卻沒有多加明白到Barbara的心情, 然而卻聽從母親的指示來引導她, 但他始終是男性, 不會明白到女性角度的心情, Pio Marmaï的演譯卻平衡了Louise Bourgoin所帶出的狀態, 對應出他們二人如何看待對照顧孩子的責任.

<快>片拍得輕鬆幽默, 蓋過了影片本質的沉重憂鬱的心境, 無論是否導演的刻意, 也是其實是在說明了, 初為人父母的, 應該要好好地盡自己的責任, 不要輕視孩子的存在. 特此想將<快>片推介給各位剛成為父母的朋友們, 大慨他們看過後, 也可能會感到共鳴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ex 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